“如果顺利打出气,新疆五家渠、阜康、吉木萨尔、奇台等地的居民,都可以在家中用上和天然气差不多的煤层气了。”9月下旬,亚心网记者见到新疆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队长李景宏时,他如是说。
就在几天前,他刚刚在乌鲁木齐市喜来登大酒店,与来自澳大利亚的艾若能源国际有限公司副总裁大卫·马修签下一纸协议,决定共同开发准东煤层气。
所谓煤层气,就是大家常说的瓦斯,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作为煤矿“第一杀手”,瓦斯不仅对煤矿生产安全构成最大威胁,还是一种具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
“不过,瓦斯也是21世纪的新能源,前景很好。”新疆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副队长阮传明解释说,瓦斯常存在于煤层与邻接岩层、上下地层之间,如果不将这部分气体抽采出来,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瓦斯爆炸事件,而将这部分气体抽采后,就可变成清洁能源,像天然气一样使用。所以,“我们的开发步伐要快,让居民和企业生产都能用上煤层气”。
据悉,澳大利亚艾若公司是一家在全球涉足煤层气开发的国际公司,在煤层气开采方面拥有技术和资金实力。双方合作后,将首期投入1亿元的资金,在准东煤田的阜康大黄山地区,选4个区块,打4个实验钻孔,在勘探含气量后,选定生产区进行煤层气的抽采。
“这个地段很有希望打出煤层气。”阮传明说,经过探测,选定区域的每吨煤约有
据悉,准东煤田已初步探明煤炭资源量1640亿吨,这意味着其煤层气的储量可能在几万亿立方米左右。
就在“第九地质大队”与澳大利亚艾若公司敲定在准东投资亿元勘探煤层气时,在距离阜康市东面
记者了解到,8月中旬,新疆煤田地质局156大队已抵达这里,开钻打井,进行煤层气的勘探。
“我们认为,这里是最有可能打出煤层气的新疆第一口试验井。”新疆煤田地质局156大队总工程师李瑞明说,他们是在6年的煤层气前期勘探的经验和技术基础上,选中这块区域。
钻头在旋转,较量在进行。按照156大队的计划,再过两个月,钻头打至
作为疆内最早涉足煤层气勘探的企业,156大队从2002年开始在乌鲁木齐河东、河西矿区、七道湾、罗布泊、芳草湖等地,都留下勘探煤层气的足迹。“这个过程很艰辛。”李瑞明说,他们最渴望的是有一口井真的能打出煤层气。
显然,对这些煤层气勘探企业来说,谁能先打出新疆第一口煤层气,意义非凡。
大家都在争“一口气”,其原因多少与煤层气的开发前景有关。
目前,国内开发煤层气最成功的是山西省,到2007年年底,山西每年已抽采煤层气60亿立方米输往千家万户,利用煤层气的发电量达1.82亿度。而且,山西在建的数座煤层气加气站,不少汽车已进行煤层气改装。
在当地,煤层气市场价是每立方米1.2元-1.5元,汽车加气每立方米两元多,高于现有天然气市场价。
据专家对新疆现有煤炭资源储量推测,新疆煤层气资源约7650亿立方米。若按当前天然气的中等价格1元/立方米(城市门站价)计算,可创造7650亿元的产值,煤层气开发后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
“尽管山西、河南等地已开发了煤层气,但新疆的前景最看好。”新疆煤田地质局局长何深伟在谈到新疆的煤层气开发时很乐观。
他认为,新疆不仅有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还有现成的西气东输原油管道,如果开采出煤层气,不光能供应本地使用,还可以运往内地销售。而且,在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煤层气将是天然气最好的可替代能源。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有关专家也做过预测,到2010年,国内天然气的需求将上升至1000亿立方米,而国内产量只有700亿立方米,这个缺口无疑是新疆煤层气发展的空间。
“新疆现在需要一口能出煤层气、能打着火的井,如果有这样一个示范区,将来会有大量的资金涌入。”何深伟说,届时,新疆的煤层气开发将有更多资金助力加速。
事实上,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国内外企业纷纷入疆尝试煤层气开发。不过,在诱人的前景面前,煤层气开发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并不比预想的少。
据了解,中联煤层气公司、中石油新疆分公司、加拿大的特拉维斯特公司等,纷纷进入准噶尔盆地南缘硫磺沟、艾丁湖、伊犁、富蕴等地进行煤层气勘探;中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则在吐哈盆地进行煤层气区的分析测试勘探。尽管投资者纷纷涉足煤层气领域,但新疆至今没有一口钻井打出煤层气。
李瑞明说,156大队6年来打了十几口井,积累的也只是一些经验。“煤层气的开发不是打个眼进去、抽出气来,而是要根据煤层、地层、水纹等不同条件利用不同的开采手段进行开采”。
新疆煤田地质局副局长、煤层气研发中心主任李凤义说,尽管新疆的煤炭资源很丰富,但各地煤层的地理条件不尽相同,所需要的开发技术就不同。新疆现有的技术、经验、装备以及人才都不足,这都使煤层气的勘探不会一帆风顺。
“而且,这个领域的特点是高风险、高回报。”李凤义说,“一口勘探井打下去,就等于扔下去几百万,如果打不出气,几百万就等于打了水漂。”
李瑞明也说,156大队为勘探煤层气,打了十几口参数井,每口井要投入100万元-150万元,现已投入2000多万元,如果进入生产开采,投入的资金更多。而所有企业在煤层气勘探中,都是自筹资金。
“即使经验、技术俱佳的国外公司来疆开采,也会因本地地理条件的不同,在煤层气勘探开采中遇到诸多难题。”新疆煤层气研发中心总工程师杨曙光说。
在高风险面前,有的企业因信心不足,来了又走了,有的则干脆撤资。
不过,面对高回报,前赴后继者仍拥入新疆。记者从自治区招商发展局了解到,多家外资及内资公司来疆洽谈煤层气开发项目,比如,美国TBE公司、韩国ecoeye公司。谁率先打出新疆第一口煤层气井,这些企业都在暗中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