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薛京伟依旧很忙。“虽然市场行情不好,而且今年首月公司集装箱业务量同比下降了5成有余,但此时不是悲观、抱怨的时候”,在电话那头大连万顺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薛京伟对记者说。此时,发掘新客户、争取任何能活下去的机会成为薛京伟的工作重心。
身处上海的周建辉也有同感,他告诉记者:“1月份公司集装箱业务量下降了2~3成。”但就是这2~3成的下降也让这位建发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发国运总经理发出了“今年与去年无法比拟”的感慨。
你是因我是果
根据海关总署
进出口总值的下滑直接在港口日常生产上有所反映。在1月沿海港口数据中,除日照港、营口港、大连港、青岛港这四港外,其他各港当月吞吐总量均不及去年同期水平,曾经20%、30%的高增长现象在2009年首月没有出现。
上海港,这个曾在去年创下两位数增幅的港口,却在今年1月遭遇了“滑铁卢”。840万吨的下滑让这个外贸重港跃居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跌幅榜榜首。而广州港、秦皇岛港、深圳港紧随其后,货物吞吐量分别出现了583万吨、451万吨、346万吨的下滑。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2347万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1614万吨,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733万吨。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2077万吨,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1866万吨,内河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209万吨。如果再加上全国十大港口中6港吞吐量大幅下滑的现实,此时无论是专家,还是业内人士谁也乐观不起来。
干散货指数坐上飞机
然而,部分港口货物吞吐量却在1月实现了小幅增长,“这其中,铁矿石进口强劲回升是主要推手。”
据唐山港集团统计数据,截至
然而作为干散货另一主要货种的煤炭,却在1月份遭遇了接卸量低迷的尴尬。
集装箱航运沉向海底
与欣欣向荣的干散货航运市场相比,1月份的集装箱航运市场算是沉入了海底。
欧、美、日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而在1月我国与上述三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却分别出现了百分之十以上的下滑。根据海关统计,2009年1月,中欧双边贸易总额279.3亿美元,下降18.7%,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22.5亿美元,下降15.2%,中日双边贸易总值145亿美元,下降28%。伴随着贸易总额的下降,合并航线、减少运力成为不少航运企业的必要手段。
然而削减运力并没能阻止集装箱吞吐量下跌的步伐。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完成899万标准箱,同比下降13.9%,首次出现两位数负增长,“货量已跌回到2000年初水平,下降幅度为历年罕见”,交通运输部水运司的陈弋对记者说。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144.93万TUE,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125.25万TUE,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20万TUE。其中,广州港1月份集装箱吞吐量仅为去年同期水平的66%,足足下滑了30.18万TEU。但一位身处广州的港口人士仍对1月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给出了与往常相比波动不大、比较稳定的评价。“不过目前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对行情持悲观态度。”克运船务(天津)代理有限公司副总裁韩昱表示:“毕竟,去年11月APEC会议上对于未来经济的预测是18个月后全球经济才能回暖,而我国港口最快也要到今年年底才会好转。”
今年首月我国港口吞吐量全面下滑
2009-02-26 09:32 浏览: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