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综述
钢价反弹需看限产“脸色”
2009-03-13 09:19  浏览:1057

311,笔者接通五矿钢铁北京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销售部总经理王元东的电话,听到的却是这个钢材销售贸易商的一声叹息。

   
近期全国钢材市场再度陷入低迷。国内需求未回暖,国际出口再度萎缩,钢厂库存持续增加,导致钢材价格出现连续四周的回落。不少业内人士在接受《山西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需求格局未改变的情况下,钢价走势取决于钢企的减产力度。

   
钢企主动下调出厂价

   
早在216,王元东曾向笔者表示,“市场仍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如果需求不能及时跟进,产能继续释放,钢价很可能还会继续回落。”

   
尽管作为经销商王元东不希望自己的话变成现实,但是实际行情确实如他所言。2月份以来,钢价回调势头愈演愈烈。由于成交低迷,仅短短一个月内,太原市场建筑钢材下调幅度为300-400/吨。

   
为了促进销售,保证经销商的利益,钢企以下调出厂价格进行应对。山西长治钢铁集团(下简称长钢)继2月中旬突然下调部分产品出厂价之后,3月份再次大幅下调出厂价。其中,盘条、螺纹分别一次性下调260/吨,目前盘条出厂价为3400/吨,大螺纹为3500/吨。

   
长钢销售公司副经理徐兵伟向《山西青年报》记者表示,除了降低出厂价格,长钢还将考虑限产。

   
徐兵伟说:“由于下游需求不畅,企业库存压力较大,目前个别产品的出厂价甚至已经低于成本,这使得刚刚有些许盈利的企业再次接近盈亏平衡点。”

   
和长钢一样,面对糟糕的市场行情,山西中阳钢铁集团也已下调出厂价。该公司太原负责人侯林平说,“与上月比,盘条的出厂价格已下调了200元,变为3300/吨。大螺纹也下调了100元,与盘条价基本持平。”

   
尽管下调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产品销量,但是在山西海鑫钢铁集团销售处太原区负责人牛慧名看来,关键的问题不是价格而是需求。

   
“山西80%的工程都没有启动,市场上所谓的交易也多是经销商之间的倒货。”牛慧名向《山西青年报》表示,不过集团还没有库存压力,目前是按1月份的指导价出货,而且由于市场情况不好,出厂价很难制定。

   
消化库存仍需时日

    3
月中旬,往年这个时间销售已经展开,而今年市场交易依然呈现“冰封”状态。

   
“每天只能出货几十吨。”山西竞杰物贸有限公司秦丽向笔者介绍,相对于往年红火的情形,秦丽认为现在“基本不出货”。

   
“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依然严重,短期内应该不会走强。”面对这种现状,侯林平显得有些悲观。

   
“有消息说目前建材库存量接近17万吨。”王元东说,而太原市场上每个月的吞吐量一般在10-12万吨,要消化这些库存至少需要1个多月时间。

   
而中国联合钢铁网首席顾问、原中钢集团副总裁周国成日前曾表示,“国内各类钢铁企业的减产力度是2009年我国钢材价格能否恢复的关键。目前各地钢材经销商仍处于消化库存阶段,预计5月份能够将库存消化完毕。”

   
钢厂限产力度成关键

   
近日由于部分地区钢价出现反弹,有消息称钢市出现止跌迹象。但业内人士却不这么认为。

   
“部分地区钢价出现反弹可能源于两会上一些利好消息的刺激。”王元东说,但这样的反弹很难持续。

   
而且虽然钢市又再次进入低谷,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年上半年的触底价已经到来。

   
“今年形势复杂多变,难以判断,也许还有更低价格出现。”联合金属网钢铁分析师胡艳平表示,由于中国的钢厂限产自律性差,一旦行情好转就立即复产,而复产过后不久,行情就会再度出现回落。

   
“如果钢厂适当减产,二季度形势会有所好转。”胡艳平表示,当前,全国螺纹、热轧库存均处于历史高点,分别为430万吨和286万吨。尽管每年二三月份都会出现库存最高点,但是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需求和往年却大相径庭。

   
除了国内需求不振,出口受阻也是造成钢价回落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国际需求的严重萎缩,国内钢材直接出口整整下降了五成左右。”胡艳平表示,未来钢材市场将继续面临调整压力,钢市要想真正走出疲软调整格局,企业减产尤为关键。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