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安全生产天天挂在嘴边,一直看得到却摸不着,现在终于等到实惠了。”自从拿到《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以下简称《目录》),福建省清流县罗口煤业有限公司罗口煤矿矿长李应陵就没有中断过对《目录》的“研究”。
矿难触目惊心,“黑色金子”成“黑心金子”
记者从福建省煤监局了解到,近几年来,福建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也大幅增长。2005年全省煤炭需求量达到4200万吨,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6200万吨,而目前全省煤炭年产量基本保持在1500万吨,缺口巨大,大部分需要从省外调入或从国外进口,但由于近年来国际煤价以及海运价格节节攀升,导致煤炭进口价格大幅上升。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能多生产就不会有所保留。”李应陵表示,煤炭进口成本高,福建省内煤矿企业应尽量提高储量和产量。
“煤炭是黑色的金子,但不能让它成为‘黑心的金子’、‘带血的金子’。”李应陵告诉记者,煤炭行业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产业,也是一个充满汗水和泪水的产业,“尽管煤炭市场供不应求,利润丰厚,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煤矿企业实现增产的前提是保证生产安全”。
其实,李应陵的想法确实是有感而发。近年来,我国矿难频发,伤亡数字触目惊心。如,今年5月7日到
谈起矿难,人们总习惯将之与私人作坊式的小煤窑,以及那些把生命当作儿戏、把利润看得高于一切的黑心矿主联系起来,但其实,并非只有小煤窑才会发生矿难事故,一些持证经营的煤矿企业同样也存在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投入不足、设施不到位等诸多安全隐患。如,新疆阜康神龙煤矿“7·
“煤矿企业理应重视安全生产,未雨绸缪,将事故消弭在发生之前。”李应陵表示,煤炭生产安全最好的、最有力的保障是投入资金购买安全生产设备,提高安全系数,严把安全关。
“在采矿业的安全生产里,有软硬件之说。”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陈章旺表示,在提高安全意识这一“软件”的同时,还要装备先进的安全生产设施,硬件水平的提高,将为做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提高企业效益。
所得税抵免10%为煤企安全加了一道保险
在引导和支持采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方面,政府不遗余力。8月下旬,国务院批准并予以公布的《目录》规定,企业购买目录中的安全设备,将享受设备总投资额10%的企业所得税抵免优惠。据悉,《目录》包括8大类50个品种的专用设备,用于煤矿安全的设备最多,达19项,包括瓦斯含量、压力测试设备;煤矿瓦斯井下瓦斯抽采用钻机;一氧化碳检测警报仪器;隔爆型低压检漏设备等。而非煤矿山中有无轨设备自动灭火系统、
“在《目录》没有公布之前,我们已经逐步更换了一些老旧设备,添置了一些安全系数高且工作效率高的设备。”面对记者的采访,永春县一家煤矿企业的老板陈先生告诉记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无论大小,煤矿都必须停业整顿或被吊销营业执照,这样一来,煤炭企业的损失将十分严重,因此,很多煤企老总都意识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在昂贵的设备面前,他们又打起了退堂鼓,抱着“也许不会发生事故”的侥幸心理。
而《目录》的适时出台,部分解决了采矿企业的资金困扰。采访中,李应陵给记者算了笔账:“《目录》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实用、好用。以罗口煤矿为例,煤矿年产值约为400多万元,目前有员工200多人,一年仅员工的工资就要200多万元,再扣除其他的成本费用,煤矿的利润很少。瓦斯泄漏是煤矿的“第一杀手”,但添置一台瓦斯抽放泵就需要近15万元,再加上其他的安全设备,企业负担不小。今年起,有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煤矿企业的日子好过多了:煤矿企业购买目录中的安全设备,可享受设备总投资额10%的企业所得税抵免优惠,我们煤矿一年在安全设备上的投资约为150万元,这意味着,仅安全设备投资这一项我矿就可以享受到15万元的企业所得税抵免优惠。”
李应陵的这笔账得到了陈先生的认同:“像我们这样产值并不高的煤矿,花巨资添置安全设备很吃力。有了税收优惠,企业的开支减少了,省下的钱能再投入到安全生产上,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早在今年4月,福建省相关部门规定,此后福建煤矿企业申请或延期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安装好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建设好“三条线”(井下电话线路、压风管路和防尘洒水管线),二者缺一不可。而在随后的福建省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工作部署大会上,福建煤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决关闭和淘汰安全生产条件达不到要求的矿井。
如今,“安全风暴”正在持续,不少煤矿企业闻风而动,纷纷购买、更换安全设备,而《目录》出台后,许多煤老板惊喜地发现,此前自己按要求购买的设备都可享受到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井下电话线路属于煤矿井下通讯设备,压风管路和防尘洒水管线是降尘设备,按照税法规定,购买这些设备都可以进行税前抵扣。”福建省煤监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录》出台后,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工作变得顺畅许多,一些迟迟不见行动的煤矿企业相继购买了相关设备,“强制性措施加上税收优惠政策,做企业的思想工作也更容易了”。
尊章成本降低,企业安全投资动力倍增
泉州市地税局的相关负责人认为,作为煤矿企业,看重的是税收优惠政策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更应透过这一政策看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过去,安全投入被很多矿主看作是最不划算的投入,能免就免,使得安全生产设备、措施以及安全培训等成为控制成本时最先被删除的对象。此时,作为外力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煤矿企业强化其安全生产管理上发挥了导向性作用——政府扶持企业通过安全生产的方式促效益,加大在安全设备上的投入,把好每一道安全关,把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陈章旺看来,优惠政策的出台向企业传达出一个信号:安全、高效是煤炭工业现代化的不二标准,在安全设备上给予企业税收优惠,更突出未来煤矿工业走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企业在安全生产设备的投入是有回报的——小方面说,得到的是经济效益,长远地说,得到的是社会效益包括企业美誉等。
虽然作为一个企业,经济效益始终是中心,追求利润是企业的目的,但煤矿工业有其特殊之处,即对安全生产有特殊的要求。“煤矿效益主要来自煤炭生产,如果没有安全保证,煤炭生产就是一句空话。”李应陵告诉记者,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情况必然影响到企业的实际效益,企业一旦发生事故,或多或少都将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企业还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处理善后,这也是直接的经济损失。
此外,发生工伤事故后,容易导致职工人心不稳,正常生产难以进行,消极怠工现象常有,这也是企业无法估量的损失。在陈先生看来,生产必须安全,安全能促进生产,一个相对安全的井下作业环境,不仅有利于减少意外支出,也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当然,安全上去了并不等于经济效益就能提高,煤矿企业要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
在陈章旺看来,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执行增加了企业的违章生产成本,但另一方面,优惠政策减少了企业遵章生产的安全成本,如此一进一出,对煤矿企业走安全高效的发展道路有很强的引导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出台的对企业购置的安全设备实行所得税抵免10%优惠政策,可以说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如果把安全生产看作一首歌,要唱好这首歌,既需要企业独唱,也需要社会合唱。只有把独唱与合唱融为一体,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陈章旺表示,尤其是中小煤矿企业必须抓安全促生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来保障安全生产,达到少出事故和不出重特大事故的目标,从而彻底改变自身的负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