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铁矿石出口商力拓集团
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汤姆·阿尔巴内塞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鉴于中国第四季度铁矿石需求下滑,减产是调解生产和需求关系的审慎举动。
今年力拓的铁矿石出货量将降至1.7亿-1.75亿吨。此前,力拓预计今年的铁矿石出货量将达1.9亿-1.95亿吨。
日前,另一国际矿业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也发布公告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其从11月份起在世界范围内大幅减少铁矿等矿石产品的产量。据悉,巴西淡水河谷将把全年产量削减3000万吨。
不过,澳洲另一矿业巨头必和必拓
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掌握着全球约四分之三的铁矿石供给。
力拓首席执行官艾博年表示,力拓此次的减产是审慎且必要的,是为了使产出符合中国第四季铁矿石需求下降的形势,但他同时表示,“中国需求的大幅放缓是暂时的,由于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依然强劲,中国的需求将在2009年反弹。”
铁矿石的暴利时代过去了,国际谈判机制有望回归。而支持这个信息的现实是,截至今年10月15日,我国铁矿石压港量已经达到8900万吨,如今已经突破9000万吨的高位,创下历史纪录。与此同时,铁矿石的价格跟钢材价格一样上演着“冰火两重天”,今年前9个月,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141美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七成。不过,从9月开始形势急转直下,10月更是狂跌。
“2009年铁矿石价格谈判已经启动,必和必拓已经和中钢协进行了接触。”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在“中国钢铁产业链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透露。
在全球总需求疲软背景之下,无论是国内大小钢铁企业,还是澳大利亚和巴西的研究机构,均预测铁矿石降价已是大势所趋,谈判焦点在于降价幅度多少。
目前铁矿石的国际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海运费便是一个风向标,现在的铁矿石国际海运费已经降到了2002年的水平,仅是今年最高峰时价格的1/10。矿商们以海运费为借口哄抬铁矿石价格的企图率先落空。而供求关系则在朝着对中方有利的方向发展:中国的钢厂在大幅减产过冬,国内矿每年产量在增加,况且囤积以及库存的铁矿石已经够多了。“以往是供不应求,卖方在谈判中非常强势,所以他们可以狮子大开口,现在是个机会,中钢协以及宝钢应该借助这个时机来巩固并完善谈判机制。”
以往的谈判规则是由日本和欧洲钢企同矿商们约定俗成的,而中国钢企对谈判话语权的争夺在过去几年异常艰难。既然矿商抛出重回谈判桌的橄榄枝,那么现在是个修订谈判规则的机会,中国钢企可以也应该体现 “铁矿石第一进口大国”的商业意志,包括如何维护谈判机制以及一旦出现谈崩局面该如何收场等。
没有钢企透露降价幅度的具体预测,但部分贸易商预计降幅在10%-20%。瑞银和高盛先后对降价幅度做出预测,高盛估计很可能降价15%,瑞银则大胆预测降价幅度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