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铁矿石运到中国去!这日益成为包括瑞典等北欧国家或企业的呼声。今年5月,瑞典企业、能源和交通部国务秘书(副部长级)雷夫·泽特伯利表示:“近期,习近平副主席访问瑞典,加深了两国在各方面的合作。目前,我们正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共同酝酿一个很大的项目。”
这一所谓的大项目是指,一条横跨欧亚之间的资源、能源、货物运输大通道,这条从北欧巴伦支海地区直达中国上海的铁路长度将超过11000公里。这正是被外界关注已久的新欧亚大陆桥项目。
据从瑞典、挪威官方独家获悉,该大陆桥仅仅是一个超大型洲际项目的一部分。该条横跨欧亚的铁路资源大通道被命名为“新丝路”(The N.E.W. Corridor: The Northern East-West Freight Corridor),即从北美东岸通过北欧再通往东方的中国。该项目将牵涉美国、加拿大、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及北欧巴伦支海地区的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海陆总里程近18000公里。
“新丝路”时速初定80公里
用大通道把美洲、欧洲、亚洲连接起来,这样一个伟大设想其实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在酝酿,但由于技术或地缘政治的原因难以实现。直到20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国际贸易交往的日渐频繁,这一想法被一些从事国际贸易的公司提出,但是由于该通道要穿越前苏联,当时苏联解体造成了加盟共和国分崩离析,俄罗斯出现社会动荡,导致对铁路和码头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这一充满创造性的项目再次搁置。
重新进入视野是21世纪初,建立北美、欧洲、亚洲新运输走廊被各方再次提起,特别是由于蓬勃发展的亚洲贸易遭受越来越严重的运输压力之后。2000年之后,“新丝路”由一家挪威运输物流咨询顾问公司(Transportutvikling AS)率先提出,后被国际铁路联盟(UIC)接纳为一项开发项目。在这家挪威公司的倡议下,“新丝路”陆海联运的衔接点放在挪威北部港口纳尔维克(北极不冻港之一)而不是荷兰鹿特丹。
“新丝路”计划由大洋桥、大陆桥两部分组成。其中大洋桥部分将通过海上集装箱直航的方式连接北美大西洋沿岸的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港(Halifax)和挪威纳尔维克港,大陆桥部分将从挪威纳尔维克港口、经过瑞典、芬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境内。其中挪威纳尔维克港到中国乌鲁木齐的距离约7200公里,所需时间约一周左右,乌鲁木齐到上海距离约4000多公里。该铁路大通道的时速初步设定为80公里,货物集装箱可以在铁路运输过程中沿线拿出或加入。
据悉,挪威运输物流咨询顾问公司提出这条连接北美与中国的“新丝路”而取代原有的航运路线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其一,从北美到北欧再到中国能够缩短传统国际航运路线的距离。
其二,相对于海运而言,通过大陆桥的铁路运输时间将缩短。
其三,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远离海岸线,货物如果经过东部港口运往欧洲或北美会增加不必要的时间和费用。减轻中国东部人口稠密地区和美国西海岸交通港口的运输压力。而大陆桥中国境内部分主要经过人口稀少的西部地区,建设比较便利。
雷夫·泽特伯利表示:“今年4月末,瑞典方面已经就新丝路项目和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交通和运输政策高级代表西姆·卡拉斯进行了商谈,他对整个欧盟与俄中增强交通纽带联系非常有兴趣。瑞典方面和俄罗斯交通部长伊戈尔·列维金已经接触过,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与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进一步商谈这一方案。”在去年,刘志军部长访问北欧期间已经与北欧有关国家铁路运输主管部门领导达成初步的共识。
今年1月15日,铁道部邀请了来自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和瑞典五国的铁路运输主管部门及运营单位的有关代表参加“中国—俄罗斯—北欧通道”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对开发此通道的倡议高度认可。
“挪威各界对此事件会给予关注,有很多假设和猜想正在进行探讨。这条铁路会对我们国家合作带来什么的影响,我们也会对此表示极大的关注。当然我认为这将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挪威驻华大使司文表示:“挪威一些企业反应还是比较积极的,但该铁路还处于计划阶段,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奥斯陆市市长斯坦伯格·罗斯兰表示:“这的确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这将有助于拉近北欧各国与中国的关系,我们对此铁路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原中铁集团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敏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由于中美贸易的快速发展、中美之间集装箱运量的急剧增长,导致美国西海岸港口和西部铁路网长年拥堵,货物严重压船压港;再加上太平洋、印度洋海运不安全,美国西海岸港口工人罢工等诸多因素,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了这条新的东西方运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