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全面提速
2008-12-23 10:16  浏览:992

为贯彻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国家能源局决定年内开工建设一批产业拉动大的能源项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项目不仅着眼于拉动内需,更着眼于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开建煤、电、化项目群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宁东大型煤电化基地”15日开工,总投资近400亿元的8个能源化工项目建设在该基地启动,这是我国能源建设史上迄今为止一次开工规模最大的煤电化项目群。

 

 “建设宁东大型煤电化基地是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说,这批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据专家测算,宁东基地新开工的8个能源化工项目,将形成1300亿元投资规模,直接消耗钢材约60万吨、水泥约100万吨,预计增加就业岗位4.5万个。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面积和经济总量都不大。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约144亿元。

 

 据介绍,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投资3000多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工业增加值670亿元,带动全区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540亿元,新增地方财政收入150亿元,宁夏经济总量将实现翻一番。同时,可带动沿黄城市带新增就业岗位75万个。

 

 “宁东基地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宁夏煤炭资源优势,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全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区产业结构也将因此发生根本性变化。”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袁进琳说。

 

 这项工程受益的不仅是宁夏及周边地区。据了解,本次将开工建设宁东至山东输电项目,这一项目投产后,宁夏每年有400万千瓦电力将直接送电山东。

 

 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山东用电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一项目对调整山东能源供应结构,满足山东省的用电需求,促进节能减排具有积极意义。”张国宝说。

 

 加快建设大型煤炭基地

 

 针对此前出现的煤炭、电力供应紧张问题,我国加快了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步伐。125,位于安徽的两淮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竣工投产,这是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首个正式建成投产的基地。

 

 张国宝指出,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能源需求量依然较大,结构调整任务十分繁重,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仍是我国能源建设一项重要而又长期的任务。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煤炭价格逐步回落,电力供应也出现暂时的疲软。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能源建设领域频频出手,不仅着力稳定传统能源供应,而且对能源结构的调整也全面“加速”。

 

 加大投资建设核电工程

 

 1121,位于福建福清市的福清核电站开工建设。这一投资近千亿元的核电站,是我国推出扩大内需4万亿元计划后实施的首个特大型重点工程。

 

 据了解,投资近700亿元的中国第10座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工程也已于1216开工建设。同时,浙江方家山核电工程、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也即将投入实施。

 

 能源结构调整全面加速

 

 此外,我国还将全面实施总投资达930亿元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投资40亿元支持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改造,开工建设四川锦屏至江苏苏南±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成都千万吨级炼油厂等项目。

 

 专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能源产业带来深刻影响,能源供应正由持续偏紧向短期相对过剩转变。不过,本次危机也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促进清洁高效能源发展提供了条件。

 

 为贯彻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国家能源局决定年内开工建设一批产业拉动大的能源项目。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项目不仅着眼于拉动内需,更着眼于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这些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实际举措,也说明我国的能源战略正在一步步实现。”张国宝说,我们要把危机变成机遇,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能源企业的整合重组,建设现代、高效、稳定的能源工业体系。

 

 权威话语

 

周小川:能源升级换代有利扩大内需

 

 “支持结构调整、知识改造、产品和技术的换代,也可以极大地扩大需求。”在“2009:预测与战略”财经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对于扩大内需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周小川称,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和其他一些单位探讨了关于碳排放和碳税的问题。他表示,金融市场能够为碳配额交易提供支持,并通过碳配额交易,使金融在引导减排投资方面起到媒介作用。金融市场可以为碳配额进行定价,也可以为减排的投资寻求出路。

 

 不仅如此,任何一项涉及到未来的减排,涉及到未来的新科技,中间都有大量的风险,而金融界在这方面可以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

 

 “如果做得好,我们可以在升级换代中扩大需求,同时也可以让金融界在升级换代中,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周大地:应加快能源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近日指出,国内能源消费结构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别,第二产业是国内能源消费的大户,国内应加快能源产业结构调整,从而解决需求过热时出现的弊病。

 

 周大地在日前举办的2008年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时指出,目前国内能源供需形势可以形容为“几家欢喜几家愁”,除天然气供应紧缺外,其他产品均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过去五年,国内煤炭、电力和石油的增速明显超过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煤炭生产年均增速为2.3亿吨;电力装机速度处于高位,预计2008年国内装机容量达8.3亿千瓦;石油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超过世界平均增速。短期来看,能源形势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会继续保持。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油价较历史高点下降了70%左右,国际煤炭价格也大幅下滑。受国际能源价格下挫影响,国内能源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跳水”,截止1212,秦皇岛大同优混煤(6000大卡/千克)平仓价为560-580/吨,较历史高位下降近47%。从供应方来看,电力行业处于历史最困难时期,五大电力集团均发布发电业务亏损预期。

 

 周大地指出,国内消费结构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别。发达国家能源消费主要在交通和建筑领域,占比达70%,而国内能源消费70%主要集中在工业产业,化工、建材、石化、黑色冶金、有色冶金等领域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50%。因此,受供需影响,国内会不断出现“电荒”、“油荒”等情况。所以,国内应加快能源产业结构调整,从而解决需求过热时出现的弊病。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