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消息
首钢二炼钢厂:从无到有 从大到强
2008-09-28 09:50  浏览:1244

    伴随着首钢的发展而成长壮大的首钢第二炼钢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它是首钢改革开放的成果。

 

    二炼钢厂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7年,距今已有21年的历史,是采用国外二手设备建成的。经过多年的改造、创新,已从2座转炉300万吨的规模,发展到年产500万吨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炼钢厂。作为北京地区最大的炼钢厂,二炼钢厂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承载了很多历史使命。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等都到二炼钢厂视察,给了我们巨大的关怀。80年代末,为了改变首钢铁大于钢的局面,二炼钢厂产量不断攀升,为首钢发展初期的迅速扩张创造了必要条件。2003年末,面对精品战略的需要,二炼钢厂拉开了“数字化”战略,先后投入了脱硫、LF钢包精炼炉,实施了转炉复吹、结晶器电磁搅拌等技术,先后对全厂1272台套设备,增加在线运行监控设备及现场数据采集的设备点数达到5300多个,对分散信息进行整合,对无序信息实施管理,在网上进行数据分析、整理。

 

    2004年初,二炼钢厂网站正式运行,网络化管理全面铺开,内外部信息相互沟通更加畅通无阻,大大提高了二炼钢厂的管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当年新产品比上年同期增加近50项,板坯产量创出100万吨的历史新纪录;1号转炉炉龄创出13059炉的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二炼钢厂实现了负能炼钢,一批经济技术指标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形成了精品线材、精品棒材、精品板材三条精品线的生产格局。一批技术成果得到应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成本持续降低,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进入国内先进行列。现场环境焕然一新,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二炼钢厂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了,打造优势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发展是硬道理”就要培育市场品牌,实现品种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关键。对于长期以规模取胜的二炼钢厂来说,品种档次和精细化控制程度与国内其他先进企业比落后了许多年,用2年走完别人510年走过的路,必须树立争创一流的竞争精神,高起点激情创业。82B属于市场高档次拳头产品,质量要求高,生产难度大,工艺要求高碳、低磷、终点控制和少渣出钢,特别是其碳含量控制在±1的范围,再加上中心碳偏析、缩孔等缺陷和难点,开发难度可想而知。在总公司品种课题组的支持下,厂技术和操作人员通过优化工艺,采用顶底复合吹炼、挡渣出钢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成分控制问题,在精炼环节确定最佳的LF炉终渣性状,进行渣量、碱度、流动性的优化,提出了“精心控制时间、精确控制温度、精准控制成分、精细控制操作”的要求,连铸通过稳定过热度、稳定拉速、稳定液面,严格保护浇铸,保证了铸坯表面和内在质量。几年来,我们逐步建立起以科学管理为主体、以精细化操作为内容的基础平台;建立起人才培养、使用、输出的良性循环;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开发和持续改进为核心的研发体系,产品实现了从中低档向中高档的转移和提升。高强度船板、高强度钢丝钢绞线、合金焊线、抽油杆圆钢、冷镦钢、齿轮钢等逐步成为市场主打品牌。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