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中后期,从土法炼铁到转炼锰铁,从两代新钢人靠吃锰铁饭到中板轧机成为“印钞机”,从“有铁无钢”到结束“有铁无钢少材”的局面,每一个探索前行的历史脚窝里,都注满了新钢人产品创新上的眼光和胆略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
时间倒回到50年前。
“赶英超美”建设钢铁大国的特定时代,直接催生了在全国建设“三大五中十八小”个钢铁厂(陈云同志戏称为“三皇五帝十八罗汉”)的钢铁产业布局,加上在新余境内发现大矿田的“惊人消息”,新钢的建设者陆续到达新余。原冶金部确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58—1962),要将新钢建设成为一个年产生铁200万吨、钢150万吨的钢铁联合企业,建成“南方的鞍钢”。
1960年,新钢两座
1961年,在干部职工锐减和要求下马的危难之际,新钢人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高炉转产锰铁的出路。通过努力,新钢攻克了技术难关,成功改造了高炉煤气净化系统,转炼高炉锰铁。(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新钢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炉锰铁基地,鼎盛时期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袁河牌高炉锰铁被评为国家优质产品,获国家银质奖。)
而1964年初组建的以生产军工原材料为主的特殊钢厂——江西钢厂的成立和运营,带来了钢铁行业的一时繁荣。他们生产的变截面空速管代替了当时苏联供应的同类型产品,为航空事业做出了贡献,而“山风牌”琴钢丝产品占有国内市场的60%份额,被誉为特钢行业的“一朵奇葩”。
由此,新钢生存下来。可以说,两代新钢人是靠吃锰铁饭长大起来的。
1970年,一个历史机遇出现在新钢人的面前。
尽管当时新钢有铁无钢,靠锰铁吃饭,还从来没有轧过材,但是新钢人主动出击,争得了一套苏联支援中国的作为战争赔偿的德国产三辊劳特式的
为了改变产品的单一性,也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从1982年起,新钢开始试轧船板,获得了冶金部的生产许可证,转入批量生产。(中板真正的转机是在新钢、江钢合并后成立新钢总厂的第三年——1993年。是年,新钢投资2亿多元进行以新增
两钢合并之初,山下的新钢在锰铁产品形成优势地位的同时,侧重了炼焦、炼铁等工序的建设,炼钢和轧材工序起步较晚;而山上的江钢在炼钢、轧机及金属深加工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但缺少炼铁工序,炼钢缺乏原料保证。合并之后,经过铁钢材工序理顺,生产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1993年,新钢跨入了年产钢100万吨的行列。从1958年算起,新钢用了35年的时间,实现了产钢百万吨的梦想。
然而,从100万吨钢到200万吨钢的发展进程新钢走得并不顺利,整整走了9年。
本世纪以来,从建成中国南方建材精品基地,到建成系列板管精品基地,再到建成千万吨钢铁企业、打造三大精品基地,每一个企业愿景的提出、实施和数轮大规模技术改造,都见证了新钢公司实施精品战略构想,致力实现从普钢到优钢的嬗变
随着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中国钢铁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新钢公司也掀开了企业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现代企业管理学有句这样的经典话语:一流企业做品牌,二流企业做产品,末流企业做赝品。
从计划经济走进市场经济的新钢人,自觉摒弃“以产量论英雄”,牢固树立“以质量品牌比高下”的理念。
在市场竞争异样激烈的今天,钢铁企业的板管比已成为衡量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当时公司产品还处在大路货、低档次阶段,而湘钢的品种钢已超过了50%,是新钢追求的目标。
正因如此,2002年9月,时任总经理熊小星在参加中国钢协理事会期间,接受了《中国冶金报》记者的采访。就是在这次采访中,熊小星第一次提出了“把新钢建成中国南方建材精品基地”的企业愿景,首次确立了精品战略构想。
“精品”一出,境界一新。
2002年底,公司品种材迅速跃升为28万多吨。公司启动第二轮技改,向既定目标迈进。2003年,以
新钢由此实现了从普钢到优钢的华丽变身。
在2006年的公司科技大会上,新钢进一步提出了“建成系列板管精品基地,建成区域市场内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的新的战略目标。
于是,《精品战略实施纲要》、《科技人才战略实施纲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等得到有效实施;于是“有较高市场占有率、有较好经济效益、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品开发三标准得到深入贯彻;于是,新钢船板被打造成精品中的精品,拳头中的拳头。
短短6年,精品战略硕果累累。公司品种材产销量增长逾百倍,累计实现品种增效15.15亿元。2007年,品种材产量达到272万吨,其中实现生产许可证、船级社认证和中国名牌产品产量达245万吨,比例高达90%以上。
2006年9月,船板荣获“中国名牌”;2007年9月,优线盘荣获“中国名牌”。同时,耐候桥梁板、管线钢、高质量桥梁板、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高强度钢板、高强度船板等一系列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双高”产品不断涌现,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从获得中国名牌的船板、优线盘,到获得冶金实物质量金杯奖的压力容器板,从用到鸟巢工程、央视新台址的高建板,到漂洋过海的各种出口认证板……新钢在国内外钢材市场上当仁不让地拥有了较高的地位和相当的话语权。
新钢实现产钢100万吨目标用了35年的时间,从100万吨到200万吨用了9年时间,而从200万吨到500万吨,只用了4年时间。2005年,新钢产钢量突破400万吨,2006年突破500万吨,2007年,通过内部挖潜钢产量实现了11%的增幅,达到564万吨。钢产量在世界钢铁企业中的排名逐年上升,2000年列第112位,2007年列第57位。
50年来,新钢公司累计产铁3388万吨,钢4269万吨,材3730万吨,为国家为江西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个以生产高附加值板材为主的钢铁精品基地,正在赣中大地恢弘崛起。
飞速发展的新钢并没有停下脚步。2008年,新钢提出“建成千万吨钢铁企业、打造船板钢、电工钢、金属制品三大精品基地”的宏伟愿景。
我们相信,随着投入150亿元的三期技改工程投产,随着52个高精尖技术开发项目的实施,新钢建设千万吨级钢铁企业和三大精品基地的未来设想不是梦,新钢将为我国由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钢调优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
2008-11-17 15:36 浏览: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