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岁到井下,28岁到包机组干机械设备维修,虽说没有职称却是全矿公认的采机“专家”。25年间,他曾被提拔为副区长却辞职,领导给他涨工资他主动要求减少,他有4次机会可以从井下调到井上,却一直围绕着井下的采煤机转……他做了让许多人无法做到、无法理解却又佩服不已的事情。他就是富力煤矿275采煤队包机组组长陈明科。
技术精湛
1971年,16岁的陈明科采用到富力矿二采区276采煤队。1983年,陈明科被选到刚刚成立的276采煤队包机组。包机组的任务就是对采煤机等井下系统设备进行养护和维修,技术含量高、工作难度大,这对仅有初中文化又刚刚接触采煤机的陈明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陈明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白天下井,他手不停地干,嘴不停地问,虚心
陈明科技术精湛,为了使他能第一时间得到井下采机出故障的信息赶到现场处理,矿上为他家专门安装了一部电话,这也是全矿唯一一部为工人家里安装的电话。有了这部电话他不分白天黑夜,随叫随到。
公而忘私
陈明科的妻子陆桂莲是矿煤质科的运转工,三班倒。女儿陆爽还小的时候,赶上妻子上夜班,陈明科一个人带着孩子睡觉。早晨4点多起来上班。他时常在半夜的时候去单位排除故障。等妻子下夜班回到家时,女儿的嗓子已经哭哑了。这样的情况,遇到过多次。陆爽对记者说,小的时候,父亲每次出门,她都醒了,可她装睡,因为即使她不睡,父亲一样得去单位。小时候不理解父亲的工作,现在早就理解了。直到1990年,煤质科的领导考虑陈明科工作忙、任务重,没时间照顾家里,才把陆桂莲调换了工作岗位,她才不再上夜班,陆爽也就不再有孤独的夜了。
陈明科公而忘私,工作起来有时连家都顾不上,料理家务的担子都落在妻子的身上。妻子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从没因为家务事而影响和拖累丈夫的工作。结婚八年中,他们曾搬过三次家。前两次搬家都是妻子一个人张罗的。第三次矿上分给他们一户新楼房。陈明科多次对妻子承诺说:“这次搬家我张罗。”谁知搬家前一天的夜里,井下采煤机又出了故障。陈明科临出家门时还喊着:“等明天上午我回来再搬。”可是等他第二天傍晚升井回到新楼房时,帮他搬家的亲友们都已经吃完饭走了。
陈明科觉得自己对不起家人,尤其是在山东老家的老母亲。自1993年直到2005年母亲去世,任母亲望穿双眼,他都没有回去看一眼。他回去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就赶紧回来上班了。妻子三次手术,他也仅仅休息了不到一星期。陆桂莲说,刚开始时没有怨言是假的,到后来也就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了。
淡泊名利
煤矿的井下工作辛苦而危险。有的人是想方设法找机会脱离井下工作,陈明科却多次放弃这样的机会。1994年9月,陈明科被提拔为二采区机电副区长。走上领导岗位不久,他就觉得,在机电副区长的位置上,自己既不能很好地发挥采煤机维修的专长,又一时不具备很好的指挥和摆布全区机电系统工作的能力,这样还不如回包机组去。于是,他多次向矿领导递交辞职书。矿领导研究后同意了他的请求。有人说他傻,放着科级干部不当,偏回去干维修工。当记者问他时,他说:“一个人要找好自己的位置。我嘴不会说,别人维修我还不放心。井下机电设备维修是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
采区鲍区长说,陈明科如果为了挣钱,他有的是机会。因为他的技术高超,矿周围很多小井都慕名而来,高薪聘请,但每次都被陈明科婉言谢绝了。陈明科对名和利看得很淡。近十年来,陈明科曾5次谦让名:2002年,矿领导再次准备把陈明科提拔到三采区机电副区长的岗位上来。但陈明科推迟说自己年龄大了,还是提拔年轻人吧。2003年3月,矿领导让采区给业务精、贡献大的陈明科按队长级开工资。第二天早上,陈明科找到区队领导,要求改变这个决定,让他还开原班组长的工资。最后采区领导开会研究决定强行给他工资标准定到副队级;最令人震惊的是,陈明科在全矿乃至鹤矿集团都是有名采机“专家”,但至今仍不是技师。第一次陈明科报名晋升技师,由于当时生产任务紧,机器设备老化,采机故障频繁。他自动地放弃了参加技师的培训和考试。第二次晋报技师时,陈明科不知道消息,而采区领导,甚至连朝夕相处的同事们,竟然也不知陈明科不是技师。等到第三次晋报技师时,区矿领导首先通知了他。但他考虑到自己离退休没几年了,把名额又让给了年轻人;2004年,被定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候选人的陈明科,找到矿领导,把劳模让给了275采煤队队长鲍衍胜;2007年,鹤矿集团组织劳模到威海、南戴河休假。领导通知他车票都订好了,让他把工作安排一下,准备出发。可是,陈明科对采煤机仍放心不下。他担心自己走了以后采煤机出现异常情况影响生产。于是,休假的机会又一次被他推掉了。
陈明科说,自己没有别的追求,他热爱采煤机,他的价值就体现在采煤机旁。38年来,陈明科曾一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两次获得“省劳动模范”,多次获得市、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