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大型钢铁企业马鞍山钢铁公司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过程中,组织工人开展培训、劳动竞赛、技术革新等活动,同时加大保障工人利益、救济困难群体的力度,激发工人与企业和衷共济、共抗危机的主人翁精神,营造国有企业化解市场危机的优势。
2008年9月以来,受国内外市场的影响,马钢经营急转直下,10月更是从上半年每月赢利4.5亿元忽然变为月亏损6亿多元。为应对市场挑战,马钢公司迅即对部分高炉进行了停产,按效益贡献情况对部分品种和生产线实施了限产,限产量占到了总产量的30%。5万多名职工的月收入下降了40%以上。由于干部职工对市场风云突变认识不足,一时间人心浮动,议论纷纷。
马钢公司党委分析认为,近些年来,企业发展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对于当前的市场形势突变,大部分职工思想准备不足,当下收入和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产生思想波动不足为怪。对此,国有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要求真务实,更加突出针对性、有效性,既要切实保障职工利益,更要发挥国有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围绕企业与职工利益的契合点激发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为企业尽早走出困境“共划大桨”。
限产、停产不减人,把富余职工变为明天的生产力。2008年10月以来,马钢阶段性关闭了5座高炉,对没有边际贡献的生产线实行停产。对于陡然失岗的数千工人,马钢公司以工会的名义发出了《关于团结动员全体职工积极应对市场挑战的通知》,把工人组织起来全员培训,工段长安排到先进车间跟班学习、为稳定职工情绪,马钢还组织职工休假和开展文娱体育活动。马钢公司认为,这几年大发展,设备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企业职工素质和管理水平明显眼不上。现在生产压力小了,正好可以补一补工人素质这一短板,苦练内功,为下一轮发展打下基础。
高管、工人共减薪,把共同利益化作共渡时艰的向心力。马钢提出要工人减薪,领导干部就带头减。领导层主动提出暂缓兑现2007年年薪,同时停发了大部分补助。公司一位高层人员展示了他近二个月的工资单,均不到2000元,与一般工人的工资相差无几。为维护企业稳定,马钢还根据大部分职工代表意见,在上级部门的批准下推迟了已筹备3年的企业改制。这些举措鼓舞了广大职工以厂为家的信心。关停高炉最多的一铁厂,30多位工人不计报酬自发成立了护厂队,2个月就增加到20O多人,他们和厂里的保安人员一道,日夜加班,保护着企业资产。在公司的倡导下,工人们还成立困难职工家庭帮扶基金,仅2008年8月份以来就发放了630多万元,帮助困难职工济危解困。一些重病职工还得到了特殊关心和救助。
品种效益两手抓,以劳动竞赛支撑企业降本增效。为了应对危机,马钢在完成年初制定的节支降本指标的情况下,提出了每月再追加1.4亿元的降本增效任务。马钢职工普遍开展了“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的活动。炉料车间为减少炉料有效成份的挥发,把进料时间细化到了一小时以内;管线钢生产车间为降低成本,将稀有金属的计量精确到了以克为单位。工人们还主动提出,产品结构调整到哪里,企业的劳动竞赛就跟进到哪里。大家比效率,比成本,比管理。比质量,使马钢公司关于降本增效的措施一步步落到了实处。2008年9—11月份,马钢钢铁料消耗指标比公司原有先进指标水平降低了
创新当头调结构,把班组创新当作企业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在依靠工人抗击金融风暴的过程中,马钢尤其重视普通工人的聪明才智,通过建设创新班组的方式来快速提高产品的品种、效益、质量。马钢车轮公司新的生产线2008年11月份投产,为了尽快生产出市场急需的高速车轮产品,这个公司的工人班组和技术人员大力开展创新活动,取得了70多项革新成果,创造了试生产阶段就达到正式生产技术水平的佳绩。2008年9月份以来,马钢技术中心的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快速走进了生产车间,先后开发了西气东输工程急需的X-80、高速车轮、汽车面板等高端产品,并迅速打开国际市场。
随着马钢一系列产品结构的调整,前段时间亏损严重的线材、棒材产品开始有了微利。马钢公司认为,应对全球金融风暴,企业要迅速建立在减产格局下的经济运行机制。马钢集团公司董事长顾建国说,从这个角度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群众,提高全员素质,也是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一环。
马钢保障工人利益发挥工人积极性应对危机
2009-02-04 08:38 浏览: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