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消息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研发成功
2009-04-17 09:10  浏览:985

潞安集团副总经理刘仁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金龙哲科研团队完成的这个项目填补了当前国际煤矿安全救生领域的空白。
    16
日从潞安集团了解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近日组织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煤炭学会、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国内煤矿安全领域的权威专家对潞安集团副总经理刘仁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金龙哲科研团队完成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
   
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世宁等资深专家对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课题组完全模拟井下灾变环境下为遇险人员创建生存空间,对各项极限参数进行的全面、深入研究后给予高度评价。
   
专家对试验样舱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评估,认为样舱适合中国矿井实际条件,具备多重防护功能,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金龙哲介绍说,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项目是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遇险人员快速救护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的一个子项,重点研究解决矿山重大灾害应急救援的关键技术。该科研项目从20066月开始立项,并首先在北京科技大学做了总体框架研究。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按舱内救助8-10人的整体思路进行科研攻关。经过努力,20083月份在西安宏光煤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进行了样舱制造。
   
先后在潞安职业技术学院模拟试验现场巷道内完成了制冷除湿试验、28小时入舱生存试验、46小时入舱生存试验、48小时入舱生存试验,496小时入舱生存试验,实验数据表明各项试验状况良好,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新开发的矿用救生舱可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通过舱内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