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升,抬高钢价底部
自从2010年铁矿石谈判启动后,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矿商的报价便一路飙升,涨幅从20%—30%到50%,再到80%—90%,远远超出了中国钢铁企业的心理底线,谈判双方的预期相差也越来越大。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称,从4月1日起以铁矿石指数定价体系取代每年制定基准价格的模式,其中品位最高的Carajas粉矿从去年的参考价每吨57美元涨至122.20美元,涨幅达114.38%,实行时间是今年4月到6月。印度国营矿业公司则从4月1日开始提升长期合同矿价40%—50%,并考虑改变铁矿石出口价格政策,寻求将年度合同转变为季度合同。15日,印度63.5%品位粉矿CIF报价为141美元/吨,这已是再创高点。另外,世界最大的焦煤出口商必和必拓与日本新日铁、JFE敲定本财年1季度焦煤价格上涨55%。
相对钢厂的分散,铁矿石的垄断性十分明显。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三大铁矿石公司快速抬高铁矿石价格,尽量地扩大自身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钢厂只有通过提高出厂价的方式将逐渐提高的生产成本传导给贸易商和下游终端用户,经过一系列的传导,最终会抬高钢价的底部。
供大于求局面好转,消化库存确立长期涨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0年1—2月份我国螺纹钢和线材产量分别为1950万吨和1577.2万吨。其中,2月份我国螺纹钢和线材产量分别为934.10万吨和759.6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7%和14.3%。受节假日和检修等行为的影响,一季度的三个月历来都是全年中产量较少的月份。不过,随着钢价的上涨,除了季节性产量增加之外,钢厂的增产意愿也会加强,未来几个月的钢材产量预计将有一定幅度的攀升。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014亿元,同比增长26.6%,比去年同期加快0.1百分点。另外,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0.9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9.3%。进入二季度,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国内市场将全面进入消费旺季,北方建筑工程全面展开,对建筑钢材需求拉动作用明显,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会有所好转。
春节之后,全国的建筑钢材库存创下了历史新高,虽然经过了几周的小幅下跌,但目前仍处于高位,对钢价的压力也就不言而喻。伴随着需求的启动,供大于求的局面预计会得到很大改善,库存有望进入逐步消化周期。钢市前期对成本上升的炒作在目前钢价水平上将告一段落,未来钢价的上涨还须消费需求的拉动,库存的逐渐消化将为钢价蓄积做多能量,进而确立长期长势。
低价库存、政策风险,期钢或现短期回落
一季度是建筑钢材的消费淡季,历年都是螺纹钢与线材库存增加的阶段。今年一季度在产量维持高位的情况下,供大于求的局面更加严重,库存远远超出历史高点,全国螺纹钢与线材的库存量最高分别达到了739.57万吨和233.54万吨。
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2.7%,高于市场预期,其中食品价格涨幅尤其明显。2月CPI涨幅已创下自2008年11月以来的新高,并且高于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2.25%)。CPI的快速增长可能引发央行采取进一步紧缩措施。另外,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
加息、上调准备金率、收紧信贷和房地产调控等利空政策将在二季度笼罩在钢市上空,这些利空政策的出台时刻会牵动囤积钢材投机者的神经。由于前期囤积钢材的成本相对较低,若利空消息出台,则在恐慌情绪下,数量较多的低价钢材将会短时期内在钢市兑现,进而对钢价造成较大的冲击,致使钢价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
结论
综上所述,二季度的钢市可能处于宏观面利空和钢材基本面好转两股势力的对峙之中。第一阶段,市场对加息这个尚未落地的“鞋子”还是十分惧怕的,在这个利空“鞋子”没有落地之前,忐忑不安的多头并不具备将期钢拉升突破前期高点的实力,期钢更多地是窄幅振荡。第二阶段,市场对加息等利空政策担忧加剧,低价钢材囤货快速涌入现货市场,套保盘也开始增多,期钢借此进行短期的快速回调,投资者将迎来长期做多的良机。第三阶段,钢材下游需求持续向好,高位库存连续下降,期钢开始盘整蓄积做多能量,为将来新一轮的突破上涨奠定基础。
因此,在钢材期价处于目前的价位时,投资者勿急于进场长线做多,应耐心等待利空政策风险的释放,期钢短期快速的回落将是长线多头进场的最佳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