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表示:从长期来看,逐步的升值是必须的。在具体操作上,汇率浮动区间要扩大,不排除一次性升值的情况。
综合媒体4月20日报道,国务院参事、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其微博上表示,在目前的情况下,就业、国内经济发展也不均衡的情况下,升值过快,不利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但从长期来看,逐步的升值是必须的。在具体操作上,汇率浮动区间要扩大,不排除一次性升值的情况。
央行近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达到30447亿美元。今年一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增加1974亿美元。3月中国新增外汇款4079亿元,较2月的2145亿元增九成,仅次于去年10月和今年1月的逾5000亿元水平。分析称,外汇占款骤然增多,也就意味着“热钱”流入的可能性加大。
对此,夏斌指出,长期以来,市场上货币是由央行通过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然后贷给企业,通过买原材料发工人工资等形式流通出去。2004年以后,央行基本没有再贷款,现在货币这么多,主要是央行通过买市场上的外汇提供给了人民币,即外汇占款增多造成的。
他认为,要改变中央银行货币调控的被动局面,必须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扩大内需,减少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下出口所占的比重和对GDP的贡献。
夏斌还建议,央行、银监会等机构可成立一个小型评估机构,直接向国务院负责,协调应对短期资本、投机资本的流入。
19日标普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并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出现显著下跌。夏斌认为,“1、股市和美元下跌是一个很自然的市场反应。但我相信会对标普是个讽刺,因为标普对美国的负面评级影响会远远小于对南欧四国评为负面的影响。因为美元一下子垮不了。2、但这也体现了美元失信于天下。3、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突然中断,国际货币体系突然崩溃,对我们也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