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夏电荒升级,企业用电普遍捉襟见肘。日前,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余能电厂135兆瓦余能发电机组成功实现并网发电,现已进入带负荷调试和试生产阶段。该项目利用富余煤气发电,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达6.6亿度,节约标煤约21万吨,可满足宁波钢铁一半以上的电力需求,有利于缓解我省用电紧张的局面。
据了解,国内技术领先的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余能发电项目,被列入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2011年实施计划。宁钢项目管理处处长吕克洪告诉我们,钢铁生产过程对电力的需求量较大,而此前宁钢冶炼产生的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在全厂平衡后尚有大量富余,该富余煤气因热值低又无下游用户接收,不得不燃烧后直接排空,造成较大浪费。如富余煤气得到充分再利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将颇为可观。
为此,宁钢投资7亿元,在厂区内原焦化厂拆除老式焦化炉,新建余能发电项目,以实现宁钢余能综合利用及减少物料倒运。从去年4月正式动工,历时一年多的精心建设和安装调试,该余能发电厂顺利通过宁波市发改委组织的项目验收,满足整机启动条件,给予并网发电。该余能发电项目包括一台135兆瓦全煤气机组,另配置一台400吨/小时超高压煤气锅炉和135兆瓦超高压汽轮发电机组。
“余能电厂项目完全利用富余煤气发电,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环境效益也很显著。”宁钢热电项目部副部长岳洪表示,目前宁波钢铁每年的生产用电量约为14亿度,其中绝大部分要靠外网输送,企业自发电的比例相对较低。根据测算,一台余能发电机组每年可发电约近7亿度,经升压变电站升压到220千伏后供企业生产使用,占宁钢目前生产用电量的50%以上,并由此带动吨钢利润提升近40%。
宁钢余能发电项目正式投产后,富余煤气将通过管道回收进入煤气锅炉,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用于冶炼、轧钢等生产环节。按年运行7500小时、65%负荷计算,年发电量可达6.6亿度,年创效约2.6亿元;按电力等价折标系数计算,年节约标煤达21万吨,将为我省节能减耗做出极大贡献。此外,宁钢还在着手实施高炉余压发电、干熄焦发电、向宝新输送焦炉煤气等能源循环利用项目。(来源浙江日报)
宁钢用电 一半自给
2011-09-07 10:13 浏览: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