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中国全年GDP有望增逾7.5% 政策调控空间仍大--发改委主任
2012-11-12 09:15  浏览:120
 
 

*经济企稳回升,今年GDP增长能达7.5%以上

*物价涨幅保持稳定,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

*政策调控空间和回旋余地仍大

路透北京11月10日电---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周六表示,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回升,今年8月份後经济下滑的势头得到遏止.从10月的数据看企稳迹象更加明显,今年经济增长可以保持在7,5%以上,完全有信心实现今年的目标.

他在周六北京举行的十八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十二五规划执行的较好,虽然今年经济遇到困难,但能够完成年初的目标,同时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物价也保持稳定.尤其是保持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因此有很大的政策空间和回旋余地保持经济的增长.

"去年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是负拉动,今年1至9月,内需对经济的拉动是105%,外需是负5%."张平称,同时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也有进展,包括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财税金融领域改革等都有成效.并预计今年GDP用人民币计价的可以超过50万亿,财政收入估计在12万亿左右.

数据显示,中国前三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90,5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925亿元,增长10.9%,年初确定的财政收入增长目标为9%.

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张平指出,中国过去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现在转变成靠内需拉动经济,内需的拉动作用超过100%,符合中国依靠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的目标,消费拉动经济已经超过投资,区域经济,各产业协调性方面也有很大进展.

"当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包括过剩的产能,粗放经营的问题,结构调整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力."张平称.

**中国经济必须保持适度增幅**

张平提到,对於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保持经济适度增长是必要的,因此今年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的基础上,加大预调微调力度,从数据看经济企稳迹象明确.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放缓,前三季度GDP增长7.7%,各方面都有很大担心,是否会出现2008年的下滑趋势?"张平称.但目前看,完全有信心实现今年的目标.

他分析指出,今年经济放缓是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从宏观指标的指导上,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了许多问题,今年把目标调低至7.5%,就是要让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国际环境也复杂,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都很低.在外需严重萎缩的前提下,对於国际开放度较高的中国经济肯定有影响,加之国内经济发展积累的矛盾,包括产能过剩,结构粗放等也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也对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张平指出,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及时加大预调微调力度,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有效遏止经济较快下滑的势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金融运行基本稳定.前三季度,GDP总值同比增长7.7%,保持在预期范围内.

但他提到,中国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还必须继续努力,进一步落实中央稳增长的政策,尤其是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中国必须做长期应对困难的准备.因此今年上半年就开始加大预调微调的力度,方向就是进一步扩大内需,扩大消费,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改善消费环境,保持消费的同时也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

"尤其是要落实对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不能忽视外需,继续稳定外需市场,相信这些措施的落实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张平称.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创五个月新高,而1-10月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达20.7%,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亦同比增长14.5%,投资和消费增速均创七个月的新高,且三个主要数据的月环比均为正增长.工业,投资和消费增速悉数超出预期,同时,通胀降至33个月低点,意味着本轮通胀周期底部或已形成.

中国海关周六公布,10月出口同比增长11.6%;进口同比增长2.4%;贸易顺差319.9亿美元;经季节调整後中国10月出口环比降2.3%,进口环增2.8%.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