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首钢“两会”上,总公司明确提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钢铁业扭亏增盈步伐。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总公司目标明确,但任务更加艰巨。作为总公司的生产组织部门,生产部将怎样超前谋划?将从哪些方面实现今年的既定目标任务?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总公司生产部部长张炳成。
“作为企业,盈利减亏是硬道理,这是生产工作的底线。”围绕贯彻落实首钢“两会”精神,张炳成说,生产部今年要紧密结合专业实际,重点突出以效益为中心,把降本增效和调整产品结构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打赢生存之战。
去年,各单位深入挖潜增效,实现了吨钢成本降低290元,今年要在此基础上再降低200元以上,如何实现?张炳成表示,一要大力推进经济炼铁。首先从经济用料上,优化矿料结构,按照性价比综合考虑用料量;强化组织机构,发挥集团和基地两个层面的协调性,不断加大市场运作,以波段采购为手段,增加低价原燃料采购量,满足基地“经济炼铁”要求。去年,总公司进口矿市场贸易采购完成255万吨,与当期指数价格相比降低了6.4美元/吨,而这部分市场采购量仅占去年进口矿的11.8%,因此今年在此基础上力争提高到20%左右。二要优化物流机构,降低物流费用。进一步优化进口矿国内港口的配送路径,特别是对迁安地区进口矿的发运,加大秦皇岛港口向沙河驿地区的进口矿发运力度,在去年基础上将发运量提高到40%,达140万吨;以火运代汽运,改变首秦港口进口矿向首秦厂区的发运方式,提高站班比例,实现运量翻番,此项可实现5.6元/吨的经济效益;减少首秦喷吹煤入厂盘倒环节,增加火车到厂直卸比例,力争翻番;通过减少空车、空跑比例,开满打足小平板的运力,加强迁、顺两地的生产排程,提高顺义冷轧基料火运比例,在去年45%的基础上,今年顺义冷轧基料的火运比例提高到55%,可实现10元/吨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进一步减少进口矿的港损和途耗,各方面协同推进,确保各项任务目标的兑现。
在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钢材综合盈利水平方面,总公司任务明确,指标清晰。高端、领先产品要在去年基础上增加100万吨;推进产品增收比当期的普通产品提高46.8亿元;推进产品增利比当期的普通产品提高13.6亿元。张炳成说,要充分发挥总公司和基地两个层面的积极性,针对产品结构方面的三大任务,生产部重点做好各基地生产能力的平衡工作,做实每月计划安排。每月5日,生产部将组织各基地,综合考虑次月检修安排,提出相应的粗能力计划,在此基础上,各基地结合自身的控亏要求提出产品结构建议,15日生产部再最终确定次月生产计划,做到月保季、季保年。此外,还要优化并合理分配产线订单,对京唐和迁顺类似的产线,如罩退、开平线等,当订单不饱满时,要优先集中在一地进行生产,避免两地同时停停打打。
生产的安全顺稳是保证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张炳成表示,今年一定要大力抑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重大事故,总公司要加强跟踪重大事故的分析和考核。为了便于各基地之间互相对比,在事故的级别上具有可比性,生产部已于去年四季度对各基地的事故分类标准进行了统一,为今年加强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生产部发挥24小时值班优势,加强各基地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实现生产的高效顺稳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