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阜阳煤化工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2008-09-24 09:08  浏览:1223

      近年来,安徽阜阳市煤炭化工企业抢抓市场机遇,不断加大投入,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推动行业快速扩张,吗啉产量和生产技术位居亚洲第一,甲醇、双氧水产量位居全省首位,合成氨、尿素产量占全省小氮肥企业的40%2007年产业销售收入近30亿元,创利税2.5亿元,“十五”以来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已成为阜阳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全省7家产值过10亿元的煤化工企业中,安徽昊源、临化位列其中,其产品消耗、效益等多项指标都处于全省前列,是推动全省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阜阳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煤化工行业企业改革,昊源、临化、鑫泰、新天等先后完成企业改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法人管理机构。由昊源兼并了原界首市化肥厂,昊源、临化引进战略投资者晋煤集团,不仅解决了煤化工原料煤的供应问题,同时引进大量资金,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鑫泰化工与六国化工成功合作;阜南新天化工正通过与昊源集团的并购,搭上与晋煤集团合作的末班车。通过企业改组,盘活了存量,扩大了增量,激发了企业活力,有力促进了行业发展。

 

     一大批科技创新项目顺利实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阜阳市煤化工重点企业2007年共投入研发经费8000多万元,占当年行业销售收入的2.7%,昊源集团新开发的1万吨吗啉生产装置已投产,形成年产2万吨的生产规模,正在开发吗啉下游系列产品N-甲基吗啉、N-乙基吗啉等,同时正在开发三乙胺、异丙胺等其他精细化工系列产品和三聚氰胺等尿素下游产品。临化公司与北京航天石化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的HTL粉煤加压气化装置,是我国第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合成氨粉煤气化原料路线节能改造装置即将投料运营,建成后可年节标煤7万吨,节能效果显著。临化公司在10万吨双氧水技改项目实施中,组织技术人员攻关,顺利完成项目,产能比原装置提高10%,双氧水生产能力跃居华东第一。目前,阜阳市煤化工行业企业总资产近22亿元,行业资产运营状况良好,经济效益显著,各企业均成为当地纳税大户,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今年17月份,全市煤化工行业共完成现价产值20.6亿元,同比增长50.27%;完成现价销售产值18.7亿元,同比增长45%,产销率为91%,全市化工行业实现利税2亿多元。

 

  阜阳市发展煤化工产业具有四大先天优势:资源优势。阜阳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采储量80多亿吨,2007年煤炭产量已达1000万吨,2010年可达3000多万吨,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为发展煤化工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同时,阜阳地处淮河之滨,内有颍河、泉河、茨淮新河等河流,降水充沛,近期供水条件良好,引淮济阜工程已提上议事日程,可保障煤化工产业的供水需求;区位交通优势。阜阳是铁道部确定的全国十大铁路交通枢纽之一,也是交通部确定的综合交通枢纽,铁路、公路、水路、高速公路和4C级机场构成了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市场条件优越。阜阳及周边地区属农业地区,对化肥需求量大,同时阜阳紧邻长三角地区,那里是甲醇等精细化工产品的大市场,为阜阳大力发展煤化工提供了较好的市场条件;产业基础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阜阳煤化工产业已初具规模,行业规模、产品技术、经济效益、管理水平等都有很大提高,具备了加快发展煤化工的基础和能力。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