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行业面对巨大亏损的压力下,对于大部分钢企来说,首先想到的是减产保价,稳定市场,以求渡过行业“寒冬”。
10月,河北钢铁、首钢、山东钢铁和安阳钢铁宣布减产20%。而此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钢企以检修的名义进行了减产,如沙钢8月上半月检修了宽厚板,影响了7万吨的产量;马钢的中板线检修了20天,相当于减产6万吨;太钢则在9月份进行检修,相当于减产13万吨。
近日,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林也在武汉科技大学110周年校庆会议论坛上称形势非常严峻,由于市场萎缩,武钢的库存已达到80万吨,部分厂房已经停产检修。
与钢企大面积大幅减产相比,尽管关于降薪的流言纷纷,但目前落实到实际操作的仍只是部分企业。
“已经减产了20%左右。”
最近,国内钢铁第一巨头宝钢集团亦有消息称将全员降薪,据传下调幅度在10%左右。而此前,与宝钢同为国内钢铁三强之一的武钢集团盛传降薪的幅度更大——普通工人降薪20%,而处级及处级以上干部降薪幅度则将达到50%。
“武钢有十几万工人,日子再难,也要咬着牙往前走。”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林表示,目前集团旗下的鄂钢已亏损8000万元,昆钢亏损1.2亿元,柳钢也要限产,武汉本部将想尽一切办法节流。
尽管如此,大部分钢企都认为降薪对于扭转企业效益下滑作用并不大,更重要的是如何练好“内功”,将眼下的危机变成机遇,在这种全行业的优胜劣汰中生存下来并抢得先机。
邯郸钢铁最新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三季度净利润为26746.68万元,同比增长72.95%,环比增长-0.68%。
然而,陈占军坦承,公司四季度业绩不乐观,“可能会出现亏损。”他表示,公司将努力争取不亏损并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