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家钢企减产与降薪齐下应对行业寒冬

   日期:2008-11-05     浏览:1035    评论:0    

在全行业面对巨大亏损的压力下,对于大部分钢企来说,首先想到的是减产保价,稳定市场,以求渡过行业寒冬

  10月,河北钢铁、首钢、山东钢铁和安阳钢铁宣布减产20%。而此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钢企以检修的名义进行了减产,如沙钢8月上半月检修了宽厚板,影响了7万吨的产量;马钢的中板线检修了20天,相当于减产6万吨;太钢则在9月份进行检修,相当于减产13万吨。

  近日,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林也在武汉科技大学110周年校庆会议论坛上称形势非常严峻,由于市场萎缩,武钢的库存已达到80万吨,部分厂房已经停产检修。

  与钢企大面积大幅减产相比,尽管关于降薪的流言纷纷,但目前落实到实际操作的仍只是部分企业。

  已经减产了20%左右。11月3,马钢股份证券事物办公室一位人士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至于降薪,“工资没有降,减少的主要是奖金这块。该人士透露,不同的厂子由于效益不同,因此奖金受影响的程度也有多有少,他本人的降薪幅度大约在20%

  最近,国内钢铁第一巨头宝钢集团亦有消息称将全员降薪,据传下调幅度在10%左右。而此前,与宝钢同为国内钢铁三强之一的武钢集团盛传降薪的幅度更大——普通工人降薪20%,而处级及处级以上干部降薪幅度则将达到50%

  武钢有十几万工人,日子再难,也要咬着牙往前走。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林表示,目前集团旗下的鄂钢已亏损8000万元,昆钢亏损1.2亿元,柳钢也要限产,武汉本部将想尽一切办法节流。

  尽管如此,大部分钢企都认为降薪对于扭转企业效益下滑作用并不大,更重要的是如何练好内功,将眼下的危机变成机遇,在这种全行业的优胜劣汰中生存下来并抢得先机。

  113,邯郸钢铁董秘陈占军告诉本报记者,邯郸钢铁虽然也进行了减产,但并未降薪。人力成本占公司管理费用比重很小,对于企业来说,要渡过眼下的困境,更主要的是增加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降低生产成本。至于未来是否有可能采取降薪措施,陈占军表示要看市场情况的变化。

  邯郸钢铁最新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三季度净利润为26746.68万元,同比增长72.95%,环比增长-0.68%

  然而,陈占军坦承,公司四季度业绩不乐观,可能会出现亏损。他表示,公司将努力争取不亏损并实现盈利。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14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4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