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钢厂“买断”式代理对钢贸商吸引力还有多少?

   日期:2008-11-17     浏览:1638    评论:0    

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国内钢材市场涨势行情走到尽头,呈现大起大落跌宕起伏态势,较长时间的行情倒挂,给订钢厂期货的代理商上了深刻的一课,以低牌号冷轧硅钢卷为例:出厂价与市场价倒挂2000多元/吨,不卖货吧,库存的包袱背着喘不过气,订货资金从哪儿来,卖货吧,每吨要亏数千元,如果说,每天销售100吨,要亏20万元左右。等于一辆轿车开到黄浦江里去了,真是心惊肉跳。

想当初,钢贸商要当钢厂的代理商,并非一件易事,钢厂要考察了解,提交书面资料,包括企业规模、经营品种、批量、支付能力、主要流向等等,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钢厂才发给代理证书,有的还郑重其事发铜牌,钢贸商还将铜牌悬挂在醒目的地方,以示它的身价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部分钢厂代理制充其量是一个买断式代理,其实只是买卖关系,代理商签合同付钱,钢厂发货,在资源供不应求时,即使付了全款,资源也不一定能拿到,甚至个别钢厂可以单方面取消合同,催货也不一定到。而当市场处于跌势部分钢厂却提前发货,将风险向代理商转移。买断式代理并未真正体现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双方共赢市场化运作机制,代理商在部分钢厂强势面前,基本上处于弱势地位。如今年尤其是三季度以来,因市场行情严重倒挂,部分钢厂订货不足,大量库存积压在钢厂,为了盘活资金,部分钢厂将库存现货抛向市场,打压市场行情往下走,杀跌气氛浓厚,使订期货的代理商感到寒心

当然,部分钢厂考虑到订期货代理商实际情况,出台了追索,补差政策,只要达到钢厂的要求,按政策补差,算是对代理商的补偿。

笔者认为:钢贸商做钢厂的代理商,本意是密切与钢厂的关系,能采购到钢厂的一手货,以其价格的优势赢得合理的利润,同时为钢厂生产的钢材扩大市场占有率,所以,代理商为钢厂分销商品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目前出现的代理商到钢厂订期货不如到市场上收购现货,代理商有库存的不如搬砖头的,反映了买断式代理尚有不规范、不完善,尤其是在市场处于供大于求格局下,钢厂与代理商应该携起手来,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为钢材大市场、大流通、大物流做出应有的贡献,否则代理商应认真考虑,买断式代理风险正在加大,它对代理商吸引力正在缩小,代理商要重新定位,究竟采取何种形式与钢厂合作,应该摆上议事日程,郑重研究,以免重蹈覆辙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14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4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