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郭海涛
去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创下历史新高,价格由2007年初的50美元/桶一路上涨至
对利润的追求使得从事煤化工的企业利润暴增,煤化工项目的投资持续增加,主要涉及煤制油、煤气化(主要是煤制甲醇以及合成氨)、煤焦化(传统产业)。去年年底中煤能源与中石化等共同开发420万吨/年甲醇项目和30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项目总投资358亿元,其中投资中煤能源138.59亿元。
神华集团也巨资投入煤化工项目,神华集团与另外两家公司在包头投资115.6亿元开发煤制烯烃项目。神华集团正在规划的还有宁夏、新疆、内蒙古呼伦贝尔的煤液化项目,预计投资在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郭海涛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煤化工行业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油价高位运行时,煤化工的确具有成本优势,一旦油价下跌,煤化工马上就会面临成本压力。
表现最明显的是煤制油项目,本报
煤炭专家李朝林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煤炭价格与原油价格相比是有优势的,把煤制成油,效益应该很可观。但目前原油价格下跌后,煤化工的这一成本优势将不存在。
郭海涛指出,以目前的油价计算,现在煤化工项目还能有一定利润空间,但这个空间已经不断被压缩,如果油价持续走低到50~60美元关口,煤化工行业就会面临亏损。在国内外经济下滑趋势明显的情况下,国际油价在投机资本不断撤退时已大幅度回落,石油价格短期内很难有太大的上涨空间。
郭海涛表示,当初上马煤化工项目是出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考虑,我国富煤少油,国家发展煤化工实际上一方面是出于减轻对进口原油依赖的战略考虑,另一方面才是考虑原油价格持续走高、煤化工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近期原油需求减弱、价格大幅回落,而我国自身的煤炭市场也面临资源紧缺和价格上涨的问题,长远来看,防止盲目发展和投资过热,规范和引导煤化工产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