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低迷的铁矿石需求迫使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公司接受亚洲钢铁企业在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中的降价要求,但是任何降价幅度的达成都应该少于其竞争对手澳大利亚一方的降价幅度。
淡水河谷公司已经决定在今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先等待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集团谈定新的基准价格之后,再与其客户确定新价格。在过去的2008年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正是由于淡水河谷公司率先结束了价格谈判,才导致紧随其后的澳大利亚方面获得了更大的价格涨幅。
亚洲的钢铁企业先前已经表示,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铁矿石价格上涨后,面对今年需求下滑的有利形势,将在谈判中要求更大的降价幅度。但是,现在不时传出的一些谈判细节,让今年的谈判结果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位于巴西圣保罗的SLW证券公司分析师Pedro Galdi表示:“我认为今年的谈判形势将非常地复杂。目前的谈判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一面是供应商在说东,另一面是钢铁企业在说西,他们还不断通过媒体阐述己方的立场,展开最后的较量。”
此外,巴西BB证券投资公司矿业分析师Antonio Emilio Ruiz认为:“市场中至少有一个一致意见已经达成了,那就是,既然澳大利亚方面在去年获得了更大的价格涨幅,他们今年就应该接受更大的价格降幅。”
针对最近盛传的日本钢铁企业与供应商达成30%~35%的降价结果的传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本周四表示,该报道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中钢协的理由是,降价的幅度应必须保证钢铁企业自身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