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会谈崩

   日期:2008-12-30     浏览:953    评论:0    

经过7天拉锯战,“2009年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简称煤炭订货会)27日在福州闭幕,最终以煤电双方“谈崩”收尾。1228记者从会议新闻处获悉,由于煤电双方价格分歧过大,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等五大电企最终一单未签。

  28日下午,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一位负责人向上海证券报表示,五大电企名义上一吨电煤合同未签。但是,“其他地方电力企业,以及冶金、化肥等产业煤炭合同都签完,有些甚至于超额签约,合同汇总量合计占计划总量的3/4左右。”该负责人说。据透露,已签订煤炭合同价格,冶金煤较12月份有升有降,电煤则略有上涨,但仍低于目前市场煤价50元至200/吨。需要指出的是,五大电力集团对电煤价格上涨合同始终“拒之千里”,抱团咬定电煤合同每吨降价50元,与煤企报价最高达170/吨的差距。虽然国家发改委有意协调,但无奈双方分歧过大,也只好暂时作罢。

 

  此前,国家发改委在123下发的通知称,2009年煤炭供求将在总体平衡的基础上趋于宽松,但由于存在产运需结构性矛盾和一些不确定因素,仍有可能会出现部分品种、区域和时段性矛盾。并且,国家发改委根据居民生活、电力、化肥、冶金和出口等重点行业跨省份煤炭需求、煤炭资源及铁路新增运力情况,确定2009年跨省份煤炭运力配置调控目标为8.46亿吨。“我们认为,2009年的煤炭供需形势才能决定最终的执行价格,目前的合同谈判意义不大,建议投资者把注意力转回基本面研究。”平安证券煤炭行业高级分析师陈亮说。

 

  事实上,历史经验也证明,煤炭合同价格即使签订,但供需方也未必按照签订的价格执行,因此电煤供需基本面才是打开问题的“钥匙”。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09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