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09年的钢铁市场,离不开四个关键词:扩大内需,金融危机,信心,过剩。
扩大内需 2009年,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是保增长,力保8%的增长目标。为此,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做出重大调整,财政政策将从“稳健”转向“积极”,货币政策将从“从紧”转向“适度放松”。2010年前,中央将投资4万亿元,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为贯彻国家扩大国内需求的精神,各地也都出台了一系列建设计划,总投资约20万亿元。
中央和地方庞大的投资计划,对钢铁市场无疑是一大利好,会有效地拉动建设领域的钢材需求,因此,成为了许多钢厂2009年的希望所在。从项目立项、获批、开建到钢材采购,最快也需要三、五个月,所以,行业内较一致的看法是,2009年上半年钢铁市场仍将保持低位运行,下半年有可能出现复苏。
金融危机 钢铁市场即使是今年下半年出现复苏,受益的主要是建筑钢材,而附加值较高的板材系列,因广泛运用于制造业,因此其有效需求受制于我国外贸出口,受制于欧美经济的复苏。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经济今年出现全面衰退成为必然。历史数据表明,欧美GDP增长率每放缓1个百分点,中国的出口增长率就要下降7个百分点。专家们测算,即使考虑到中国出口退税率继续提高的因素,中国出口实物量的增长率也可能从2008年的11%左右,下降到2009年的零。这就是说,中国国内制造业对钢材的需求,今年不太可能会有多少增加。而且,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钢材出口环节更为严峻,预计今年出口量会下降10%,甚至更多。
信心 2009年,消费者信心不足将制约对钢铁业的需求。房地产是中国钢材消费的主要支柱之一,目前住宅市场消费者以观望为主,即便是多次下调房贷利息后,全国住宅市场依然量价齐跌。2009年,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总量有可能少于2008年。
在全国各地将近20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很大。由于现阶段商品价格跌落、产能过剩、资金紧张,企业心中无底,普遍心态是减少投资,应对“过冬”。所以,各地20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中有明显水分,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会继续下滑,对钢材的吸纳不会增加。
作为钢材消费大户的汽车业,由于潜在的消费者大都持币观望,2009年据说将迎来本世纪最为困难的一年。因此,指望汽车行业今年拉动钢材需求是不现实的。
过剩 2009年,中国钢铁行业最大的隐忧是产能过剩。目前,最保守的估计,中国钢铁产能过剩1亿吨以上。在钢材价格暴跌的情况下,多数钢厂限产保价,扼制了钢材价格的持续下滑。2009年,当原燃料价格对钢材价格在低价位形成新的支撑后,目前限、停产的产能会不会又充分释放,形成新一轮价格下跌?
展望2009年的钢铁市场,有希望,但更多的是忧患、是困难。在困难面前,我们酒钢唯一能做的是勇敢地去迎接挑战,通过指标进步赢得利润空间。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后退等待我们的就是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