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未息 神华煤炭“炼”出油

   日期:2009-01-08     浏览:1060    评论:0    

  弹指三年,“煤制油”的故事演绎了数个版本,就在人们以为继续搁浅之时,神华集团和潞安集团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最后一个月,相继启动煤液化项目(试车成功日期分别为去年1230日和1222)。这是我国仅有的两个试生产的煤制油项目。

   唯一不同的是,两家采用的技术分别是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去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曾专门下发通知,要求除神华集团公司煤炭直接液化项目和宁夏宁东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外,一律停止实施其他煤制油项目。这意味着国家对煤炭直接液化项目关闭了“大门”,但尚未对间接液化下禁令。

   神华煤制油化工研究院研究员宁成浩去年底在“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上曾表示,2007年的研究显示,煤直接液化的成本约为45美元/桶。但由于2008年以来煤价及油价的变化较大,这一数据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而潞安集团提供的资料显示,潞安集团屯留煤-油循环经济园以260万吨/年煤基合成油产业化工厂为核心,总投资242亿多元,1吨油完全成本2522元人民币,折国际原油价27美元/桶。

   目前由于原油价格大幅震荡,很多人对煤制油产生了质疑。在国内众多煤转油项目中,除神华、伊泰、潞安三家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外,其余都是自行其是,业内估计,拟建和在建煤转油项目的资金规模高达千亿元之巨。

   霍尼韦尔是神华煤直接液化和潞安煤间接液化的过程控制供应商。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全球市场及业务拓展副总裁HarrySim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煤制油不光是在中国,在澳、美也是热点,且增长非常快。实施煤制油项目主要是出于战略安全考虑,有此项目的国家包括中国都是原油储存量不大而煤很多的地区,怎么从煤中提炼出油,从战略安全上考虑很重要。“尽管煤制油也有一些缺点和问题所在,如需要大量投资,投产后怎么保证处在一个良好运行操作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排放等。”

   不过,就在中国煤制油项目投产前夕,因不堪资金重负及建设成本上升,壳牌石油与英美资源宣布暂停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煤制油项目。

   国内对煤制油的争论也没有停止,煤炭企业认为,中国煤炭资源储备约在1万亿吨左右(包括未探明的煤炭资源),按目前生产和消费水平可用100年以上,实施煤制油是极为现实的一条路。但与之相左的观点是,由于煤制油的能源转换效率不高,排放的二氧化碳无法解决,中国煤制油项目大多位于缺水的西部及北部地区等。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煤炭化工专家张瑞和直言,煤制油不宜大规模上马。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20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5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