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购攀钢 宝钢面临强劲对手
与此同时,另一个消息传来,宝钢准备重组四川攀枝花钢铁集团(简称“攀钢”),欲借其重组的机会,布局西南。
更重要的是,随着山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的成立,宝钢欲重组攀钢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因为能供宝钢选择合并的规模钢企越来越少,而且宝钢现在离8000万吨的产量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
但是另一个问题摆在面前,与攀钢有着更深渊源的鞍山钢铁集团(简称“鞍钢”)似乎更有机会得到攀钢。
鞍钢重组攀钢机会更大
其实,宝钢、武汉钢铁集团(简称“武钢”)、鞍钢都充分表达了入股攀钢的愿望,显然宝钢面临着激烈竞争。记者了解到,攀钢的重组,关键在于国资委的考量定夺,宝钢在面临另外两家竞争的同时,它一如既往地采用以静制动的策略。
攀钢集团一位管理层告诉记者,他也曾听到宝钢获国资委支持的说法,但宝钢还没有正面表达过意愿。
宝钢没有像武钢那样早早地表现出重组攀钢的兴趣,也没有像鞍钢那样采取与攀钢“风险共担”的举动,宝钢内部人士说:“攀钢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时机很重要。”
资料显示,攀钢集团所处的攀西地区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资源约100亿吨,占全国资源的20%,钒储量约1570万吨,约占全国钒资源储量66.2%,钛资源储量达8.7亿吨,占全国储量的90%。
但攀钢上述人士透露,在宝钢、鞍钢、武钢三家企业中,目前来看,更有可能的似乎是鞍钢。“鞍钢和我们颇有渊源,属于老大哥和小兄弟的关系,而且这次作为我们现金选择权的第三方,鞍钢是与我们风险共担。”
5月上旬,鞍钢担任攀钢重大资产重组现金选择权第三方,为攀钢系下属三家上市公司攀钢钢钒(000629SZ)、攀渝钛业(000515SZ)、ST长钢(000569SZ)行使现金选择权的股东支付现金对价,给拖延已久的攀钢整体上市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攀钢建厂几十年以来,鞍钢曾给予过极大支持,很多技术骨干、管理人员都是由鞍钢支援而来,鞍钢也曾作为攀钢的债券担保人,加上在攀钢整体上市当口,鞍钢的风险共担行为,都增添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上述人士称,虽然武钢最早提出重组兴趣,但它通过重组柳州钢铁集团、昆明钢铁集团在西南已有布局,而且相对于鞍钢的实力,它也较弱。从攀钢角度来说,当时在考虑现金选择权第三方时,攀钢也没有考虑宝钢。
但据易贸资讯钢铁分析师认为,这四家均为央企,国资委在此事件上将有很大决定权。若宝钢重组攀钢成功,将会更大拉开宝钢与其他钢企的差距。
消化压力
目前,在宝钢的并购版图上,国内西南区域尚属空白。选择攀钢,则意味着进一步完善布局。
但是业内人士却认为,若不能有效整合韶钢和广钢,就贸然再次出击,宝钢恐有消化不良的担忧。并且,国家发改委此前强调,宝钢对韶钢、广钢必须先完成重组,才能启动广东湛江的千万吨级钢铁项目,这些都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目前主导的广东钢铁集团重组正在进行,预备通过湛江沿海基地项目整合韶钢和广钢,并且积极与马鞍山钢铁集团(简称“马钢”)、包钢集团建立“战略联盟”,以期实现整体稳步扩张。
宝钢重组广钢和韶钢,现金出资286.88亿控股成立广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拉开被徐乐江称为“二次创业”的序幕。
7月下旬,徐乐江在钢铁发展规划委员会首次大会上指出,要合理安排各个区域的战略布局,在新一轮战略推进中防范和控制风险,早日实现8000万吨钢铁产能。
“宝钢眼下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资金、人力和精力都有很大牵扯,另外,从目前经济环境来说,立即出手攀钢,未必是个好的选择。”一位钢铁行业内人士指出,宝钢和包钢、马钢签署战略联盟协议已有时日,但目前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产能压力
“宝钢总想获得控股地位,而钢铁大省或规模较大的钢企多数都很不愿意。”易贸咨询的一位分析师认为。
唐钢集团与邯钢集团重组的河北钢铁集团,济钢集团和莱钢集团联手,重组成为山东钢铁集团。宝钢在这两个钢铁大省的并购目标都已经远去,并将成为它的强大竞争对手。
目前,河北钢铁集团产能超过3100万吨,多过宝钢,成为中国产能最大的钢铁集团。
宝钢集团目前的钢铁产能仅约2000多万吨,加上广东湛江的千万吨级项目,要实现8000万的目标,似还遥远。“可以看出,宝钢接下来的产能将是通过兼并重组来完成,自建项目的机会很少。”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重组攀钢,无疑是宝钢难得的机遇,除了规模产能外,其在攀西地区的矿产资源也令人垂涎。当然,宝钢面临的是强大竞争。
笃慧告诉本报,近年钢铁重组步伐受几个方面的制约,这其中牵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税收分配,重组双方地位、领导人的安排,历史遗留债务和主辅分离改革的成本,以及并购后的资产经济管理一体化等问题。
这也是宝钢跨区域并购受到的制约,以及当下整合广东钢铁集团着力消化的难点。在这样的状况下,宝钢是否能再取攀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