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钢管集团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厂家和石油套管生产基地,其生产的石油套管国内市场占有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50%左右,25%以上的产品销往世界90个国家和地区。面对去年以来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大幅涨价、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影响,天津钢管集团多方着手积极应对,始终保持了强大的竞争能力,锻造出了自身发展的“硬道理”。
“人民币不断升值确实给出口企业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对我公司出口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结汇后的汇兑损益上。尽管如此,人民币汇率升值并未对我公司的贸易出口总收入造成影响,对公司的利润影响也比较有限。这一方面受益于目前国际石油行业的繁荣所带来的石油管材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企业品牌和技术优势形成的综合竞争力。”天津钢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有关人士表示。
面对去年以来种种不利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天津钢管集团积极关注市场和政策变化,从四个方面积极应对:进行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增大高附加值产品供应;加大自主品牌研发力度,提升服务水平;适当提高产品价格,缩短供货周期;规避贸易壁垒,走出去办厂。在今年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上半年,公司出口创汇同比增长达到了23.71%,产品出口总量、创汇金额等继续稳步增长。
去年,集团公司工业总产值、无缝钢管产量、钢管主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8.85%、29.38%和24.07%;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2.18%。今年上半年,前三项指标同比分别增长43.39%、27.01%和43.24%,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却只有9.15%。
“与其他主要指标相比,公司利润增长幅度明显偏低。”天津钢管集团财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困扰我国大部分出口企业的“四道槛”,即大宗原材料、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成本猛增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同样成为捆绑天津钢管集团利润同步增长的绳索。
公司使用的主要原材料、燃料包括含铁原料、煤、焦炭、天然气、煤气等,去年以来价格都呈飞涨之势。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成为制约公司利润同步增长的最大障碍。
公司出口创汇方面表现出同样的趋势,即出口创汇绝对金额逐年增加,但增长幅度却逐年降低。企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公司出口创汇同比增长分别为118%、45.95%和16.46%。公司有关人士对记者分析说,这一方面是企业出口的基数大了,导致增长的速度放缓;另一方面则是人民币升值以及出口退税政策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授权专门负责集团产品出口的天津钢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前两年每年还有近千万元的汇兑收益,而去年却出现了汇兑损失,财务费用也增加了3100万元。
为扭转我国石油管材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加快石油管材国产化进程,1988年,天津市开始建设被列为国家“八五”期间重点项目的“天津无缝钢管工程”。自1996年1月正式投产以来,天津钢管集团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并发展为世界单厂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同时,公司实施差异化战略,在产品的特异性上下功夫,加大新钢种、新管材、新扣型的研发力度,每年有10万吨以上的新产品投入市场。
冶金行业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公司通过不断的设备改造、技术进步和对管理的加强,使公司吨钢综合能耗、万元产值能耗和万元产值耗新水三项能耗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保持先进水平。
为最大限度地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一方面采取除美元外的多币种合同结算方式,另一方面,积极运用本外币通和商业汇票贴现等金融手段,增强资金的使用效率。他们还充分利用下定单和交货的时间差,利用预收款、信用证和价格调整,抵消汇率变化的影响。公司有关人士介绍说,从签订合同到交货,一般周期是90天左右。他们在下定单时,先收取20%的预付款,余下的80%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而且每次签定单时,都按当天的汇率中间价向下浮动。此外,他们将出口产品价格在国内售价基础上进行一定幅度的加价,既能抵消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又可以规避贸易摩擦。
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与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在一些高端以及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存在明显不足,同时在全球销售、技术服务网络的搭建方面尚有不足。为弥补这些缺陷,公司将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海外主要市场合资建设加工厂。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司将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各种风险、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从而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