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前神华集团副总王安被任命出任中煤集团总经理,并传神华和中煤有可能合并。
一、传言背景
关于神华和中煤可能合并的传闻,在今年8月就已传出,但当时还没有涉及神华、中煤高层的变动。
前中煤集团总经理经天亮今年63岁,已到了退休年龄。今年10月,传出经天亮辞去集团公司总经理和中煤能源董事长职务的消息。随后,前神华集团副总经理王安向媒体证实,其已出任中煤集团总经理。
有人猜测,前神华集团副总经理王安出任中煤集团总经理,是为神华中煤合并作铺垫。
二、可能性分析
分析神华中煤合并传言,不能局限在煤炭行业层面,更应该把握国资委推进央企重组的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
1.国资委要求央企重组的背景
国资委是央企的主管部门和“出资人”,曾于2004年提出“三三原则”(三年之内要做到行业前三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当时向央企表示,“三年之内要做到行业前三名,否则国资委给你们找婆家”。
自2003年4月国资委成立以来,央企数量已由最初的196家减少到目前的140多家,5年多的时间减少了约50家。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6]97号),提出“到2010年,中央企业调整和重组至80-100家。”
2.支持合并传言的理由
(1)减少央企数量一直是国资委的口号。
按照“到2010年,中央企业调整和重组至80-100家”的目标,央企数量在未来3年还要减少50家。
(2)煤炭的行业集中度,与其他六大“命脉行业”相比低了很多。
200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今后国资须保持“绝对控制力”的7大行业为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航空运输、航运。
今年冰雪灾害导致的用煤紧张以及5月份出现的煤价暴涨,都将增加中央对煤炭行业加强控制的决心。
在限价令出台后,地方煤炭企业的执行情况远不如央企。如果神华和中煤重组,可进一步增强市场定价权,这正是央企整合的初衷。
(3)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奥运前曾多次表态,“将加快央企的重组速度,奥运会之后,企业重组将充分发挥国资委的主导性”。
这决定了政府意志将决定央企的重组。央企自身对重组的发言权会被削弱。
(4)央企重组经常是“人事先行,重组随后”。
(5)国资委提出,到2010年,实现50家央企进入“全球500强”。
2008年,中国已经有了35家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26家为央企,距离50家还有一定距离。而神华和中煤都没有入围。
3.不支持合并传言的理由
(1)中煤作为行业第二,按照常理并不属于国资委整合范围之列。
(2)行业前两名间的重组,实质上是让已经市场化的煤炭产业向国家垄断发展。
当年国家在石油领域分拆出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在电力领域厂网分家并分出五大发电集团,都是为了促进国有企业的竞争,提高运营效率。
(3)企业高层的互调,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之间会合并。
今年以来,中国能源行业央企之间的高管互调非常常见。今年,前华电集团总经理曹培玺出任华能集团总经理,前神华集团副董事长云公民出任华电集团总经理。仅仅从企业高层的变动,就猜测两个企业会合并,显然是不合理的。
4.我们的观点
政府意志决定一切。我们更需要揣测国资委或者国务院对于煤炭行业的战略构思。
中央政府完全可能存在令两大中央煤企合并的想法,因为煤炭行业的集中度比其他六大“命脉行业”低很多。而国务院对于地方煤企的掌控能力,又不如对于中央煤企的掌控能力。
但是,政府可以通过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地方国有来实现集中度的提高。因此,也不排除国资委保留中煤集团的可能性,并协助其去整合收编地方煤炭企业。不过,迄今为止,央企整合地方国有煤企的难度较大,因为这涉及地方利益和中央利益的冲突(财政收入)。
如果从国资委“完成目标”的角度看(即政绩主导),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综合判断,神华和中煤重组可能性在50%。如果真的要推进,则2010年之前可能会见分晓。但是,投资者不应对两者合并寄予过高的期望。
三、重组的影响
1.增强神华和中煤对电煤价格的定价权。
2008年两大集团的煤炭产销量合计约4亿吨,占到全国总量的近15%。
2.中煤能源可获得更多的运力,神朔黄线也可获得更多的运输业务
中煤能源的平朔矿区位于大同和朔州之间,目前主要依靠大秦线。如果公司并入神华,则也可以通过神朔黄线运输。
3.结论
如果合并,对双方而言利多弊少。
四、关注地方国资委整合地方大型煤企的动向
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都提出了(或正在实施)整合地方大型国有煤企的想法。这表明,政府“拼”、“捏”国有企业的想法,地方已经在贯彻。
河北已经成立了冀中能源集团,把金能集团和峰峰集团涅到了一起。河北省明确提出,未来省内的资源整合,将由冀中能源集团和开滦集团牵头。
山东省4月份召开的省能源工作会议,提出将尽快组建山东煤炭集团。此前媒体报道,山东省国资委计划将下属的7家省属煤炭企业整合成一个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兖矿集团被定为整合重组的龙头。由于利益关系复杂,目前进展不大。
河南省内拥有6家大型煤炭企业,分别为永煤集团、义煤集团、平煤集团、郑煤集团、鹤煤集团和焦煤集团。2005年,河南省政府开始筹备并撮合6家煤炭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希望能够组建成一家亿吨级煤炭企业——河南省煤炭企业集团。与山东类似,由于利益关系复杂,重组进展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