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大量积压 济宁煤企遇销售难题

   日期:2008-11-11     浏览:1213    评论:0    

    作为产煤大市,济宁的煤炭从来都是供不应求,今年却遭遇了多年不遇的销售难题,造成大量积压。19家地方煤矿积压80万吨,预计整个济宁范围内煤炭库存量则达200万吨。据专业人士分析,南方企业的生存困境是造成煤炭积压的主要原因。

 

    原来红火的产煤企业遭遇了销售“寒冬”,作为我国重要产煤基地,济宁更是遇到了罕见的煤炭积压。10日,记者从济宁煤炭工业局了解到,济宁目前各煤矿煤炭积压库存增加,仅当地19家地方煤矿库存就近80万吨。

 

    10日下午,记者来到京杭运河附近的济宁港,码头作业区煤炭装运显得有些冷清。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来每年的11月是港口码头生意最红火的时候,可现在业务量大减。今年8月份二级焦炭价格涨到了3080/吨,到现在只有1200/吨,原来港口每月可以发货4万多吨,可今年整个10月份才发货7000多吨。

 

    记者又来到其他发送原煤的作业区,看到装载原煤的船舶和车辆也比原来少了许多。据从事煤炭贸易的张先生介绍说,现在煤炭价格大降,他们的差价利润也赚不多,现在热量5500卡的煤价格在600/吨,在8月份时达1100/吨。 “现在煤矿老板倒是比原来好联系了,原来供应紧张的时候还要找关系才能多发货,现在竟主动打电话找我们了。”张先生说。

 

    “这可能是2000年以来,济宁首次遇到煤炭积压卖不出去的情况。”据济宁市煤炭工业局生产经营科范科长介绍,济宁是重要煤炭生产基地,其中地方煤矿有19家。据统计,从今年9月到现在,地方煤矿几乎每家都有积压,现在库存已近80万吨,如果再加上兖矿、淄矿、肥(城)矿等矿务局在当地开采的煤矿,整个济宁范围内煤炭的库存量将达200万吨。

 

    据济宁经贸委对近期当地工业经济情况分析显示,今年9月底,当地煤炭库存量在85.6万吨,10月底达到了200万吨,而主要用于炼钢企业的焦炭8月份销量为28.7万吨,10月底减少到20万吨。

 

    济宁市煤炭工业局范科长表示,济宁的煤炭主要销往南方,作为电煤的使用量占到了60%,然而由于受近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南方一些企业遭遇生存困境,有的甚至破产,企业对电力、煤炭的需求量急剧减少,这应该是煤炭积压难销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买涨不买跌”的观念导致越来越多中间商观望煤炭价格,也是导致煤炭积压的一个方面。

 

    目前,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煤炭企业正积极行动,密切关注调度情况,积极联系用煤大户,同时一些企业已开始限产,并根据市场情况以销定产来降低损失。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785 second(s), 12 queries, Memory 0.5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