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铁矿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生产力

   日期:2008-11-12     浏览:1119    评论:0    

    武钢大冶铁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矿山从输出产品向输出理念升级。

 

 

    大冶铁矿冶炼史从公元226年开始。1890年兴建的汉阳铁厂将之作为原料基地,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武钢矿石供应基地,被誉为“武钢粮仓”。

 

    进入新世纪后,面对资源日益枯竭的困境,该矿提出“大资源观”发展理念,启动深部开发矿产资源、深度开发文化资源的“双深战略”,确定“建设可持续发展文化矿山”的战略目标,得到国家和湖北省充分肯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在考察该矿后,欣然题词:“扬矿冶文化开风气之先。”

 

    该矿立足现有资源,勘探深部资源,提出“大冶铁矿找矿分三个台阶”的新理念。按照靶区预测、异常验证、控制矿体三个层次,采用航磁、地面磁法、可控源电磁测和钻孔磁测等高新技术,展开立体协同找矿,新增矿石1412.29万吨,对规范全国危机矿山找矿、技术管理起到指导作用。

 

    该矿以建设国家矿山公园为平台,通过发展工业旅游提升矿冶文化品牌价值。并与环境修复相结合创新出“植树绿化与植入文化并重”的“双植”理念,运用雕塑、图片、实物、文物、音像等手法,把最有特色、最有品位、最富历史厚重感的矿冶文化融入人文环境之中,建成大批极具矿山特色的景点景观。2007年,他们建成的全国首家矿山公园开园以来,接待国内外游客8万余名,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07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4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