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煤炭供应“大量过剩”

   日期:2009-01-04     浏览:962    评论:0    

官方公布全省煤矿、车站、码头存煤已达290万吨,比年初上升494.8%,大量库存积压导致全省30%以上煤矿大量减产,另有近10%的煤矿停产——全省煤炭供应进入过剩时代

    
随后,省政府宣布按“1N”模式组建省级最大综合性投融资平台——“四川发展“N”代表其中之一,就是成立一家新公司,受让省内14处煤矿的探矿与经营权。

    
两则同时指向煤炭的新闻,是否存在内在关联?风云突变的煤炭市场中,四川如何实现供求破题?

    
煤市过山车

    
隆昌县的煤老板黄秉虎最近心情很低落。

    
前不久,他沿着内江-成都线走了整整两天,结果一单生意也没敲定。做梦都没想到,卖煤竟然这么难。黄秉虎的记忆里,至今还浮现着几个月前的无限风光。

    
去年初,一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突袭四川。二滩四回输电线路全部中断,全省水电供应不足,急需火电补济。

    
此时,电煤告急。金堂电厂传来消息,一个月内,进厂电煤价格两度飙高,白马电厂、泸州电厂均因电煤不足无法满负荷生产。而后,不断高企的有色金属价格,成为拉热煤炭市场行情的直接推手。这一状况,因为汶川特大地震,更是趋向极致。

    “2008
年上半年,四川煤炭市场经历了两次大的波动。结果都导致煤价上升。省经委煤炭处处长黄三林分析,第一次是春节前后,全省煤矿受放假和灾害影响,大面积停产;到4月中旬,复产煤矿仅为全省合法煤矿的62%。第二次是汶川特大地震,导致全省煤矿几乎全部瘫痪。

    
最多的时候,当时由外省入川的电煤专列每天有6列之多。即便如此,电煤依旧捉襟见肘。200881,省委、省政府在泸州举行的专题会议透露,全省各电厂电煤存量不足80万吨,仅够一周之需。

    “
今天出产的煤,几周前就已经预订出去了。黄秉虎说,那是煤老板的黄金时代

    
然而,今年的第三次煤炭市场波动,终结了黄秉虎们的幸福生活。省经委称,由于四川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生产大幅下滑,精煤需求减少;另一方面,电解铝、工业硅等高载能行业生产陡降,用电量逐月减少,也致使火电开机不足,全省煤炭由前期的供给缺口巨大转为供大于求

    “
以前是交了订金也未必有煤,现在先交货后收钱都没人光顾。黄秉虎透露,短短两个多月,他手中的出井煤价已跌了200/吨以上,矿上库存已经超过1个月的产量。

    
广安一条弯弯曲曲的盘山路,见证了煤炭市场的一年兴衰。几个月前,当地煤炭贩子来的煤辗转通过此地运往重庆等地,家住路边的梅建武一家开了个零售铺,最火的时候,店里每周就得进货一次。现在,架上的东西已经有1个月没有更新。

    
繁忙的政府之手

    
买煤、买电……伴随煤炭市场波动,政府都试图找到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电煤最紧缺的时候,省政府破天荒以文件形式要求全省在当年11月底以前储存电煤500万吨。一边,省经委数路人马相继奔赴各产煤省买煤;另一边,省政府责令川煤集团开足马力生产,为过冬做好准备。

    
煤并不好存。广安市经委描述,把当年抓计划生育的力气都使出来了,煤还是留不住。为此,不少地方政府甚至试图通过设关卡的方式限制原本供给电厂的煤炭外流,然而收效甚微。

    
这一切都源于市场煤计划煤之间高达数倍的价差。专家分析,目前我国煤炭价格仍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重点合同内的电煤属计划用煤,价格由政府限定;供给市场的煤则由供需双方自由商定。省经委一份报告显示,在达州地区,精煤价格曾经从一季度最高值1020/吨飙高到三季度的1700/吨,相当于当地电煤价格两倍以上。

    2008年6月19,正值国内煤炭价格飙涨之时。国家发改委宣布,对全国煤炭进行临时价格干预,实行最高限价;7月24,第二道“
限价令发出,要求煤炭生产经营企业原则上不得在港口变更重点合同收货人,不得将重点合同电煤交给关联销售公司进行销售,转变电煤用途。

    
仅过半年,情况发生巨变。

    
首先,两道限价令同时走向终结。迫于煤炭市场一落千丈,国家发改委要求,恢复煤炭市场自由定价。

    
同一时间,四川宣布可能再度调低本已优惠的直购电价,以刺激省内电力消耗进而带动煤炭消费。今年可能是煤炭市场矛盾反应最充分的一年。黄三林称。

    “
煤电联营回归

    
除了各种应急手段,政府试图建立一种更有效的体制,来尽可能减弱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2008
7月,四川宣布实行矿山资源开发新模式,要点之一是进一步推进矿山资源整合,鼓励和引导矿山企业、资源深加工企业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联合、重组和兼并,提高资源开发的规模化、集约化利用水平,真正把矿山企业和资源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

    
有人怀疑,此举可能使资源被大量掌控于政府手中,最终削弱了市场的积极性。黄三林则持另一种观点——有选择地集中整合,不仅可助四川煤炭产业做大,也能使煤炭开发集中更多更有效的资源,避免资源开发的无序与过度。

    
调整动作显然不止于此。随后的一场小范围协调会被看作四川资源开发新模式的一次落地会议。参会各方除了政府官员外,还包括川投集团、川化控股、川煤集团、川铁集团,而探讨古叙煤田开发的体制机制、运作方式问题,则是会议重点。随后出炉的会议纪要,出现如下字句:加快古叙煤田开发实施煤、电、化一体化战略联盟组建联合开发实体……”

    “
煤电联营又回来了。会后,川投集团总经理郭勇很兴奋。

    
煤价高企时,固有利益格局难以打破,煤电联营喊了多年,却一直难有实质进展。

    
以古叙矿区为例,位于泸州市古蔺、叙永两县的这一矿区已探明煤炭储量37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41%,是四川境内唯一一个没有大范围开采的矿区。200510月川煤集团成立前,川投拥有古叙煤田的部分采矿权。2005年川煤集团成立后,这部分矿权转入川煤旗下,煤电大规模联营的构想随之终结。业界认为,体制的变化只是表象,核心原因还在于,高煤价让煤炭生产企业愿意让市场调节供需,而不愿和电力企业简单联姻

    
然而,市场形势的急转直下让煤电联营突然提速。

    “
煤电联营、煤电化(指煤炭、电力、化工企业)联营有三个好处。黄三林称,首先,有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提高资源附加值;其二,有利于稳定产业链上下游,降低市场波动影响。只要煤炭企业愿意,电力企业出于占有稀缺资源、规避风险的考虑,也很愿意促成这种联姻

    
省政府文件已明确,包括古叙煤田在内的14处矿权评估作价入股工作,将在2010年前完成。届时,将由川煤集团出资产、现金和技术,川化控股、川投集团和泸州兴泸投资集团出资金,共同组建一家新的公司,负责受让14处煤矿探矿与经营权。

    
专家称,和前一次未能实现的煤电联营比较,新的回归集合了4家企业,形成了新的利益共同体,尽管仍不清楚其利益分配如何实现,但煤炭供求的固有格局无疑将被打破。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08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5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