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钢铁实施“第三次创业”

   日期:2009-02-18     浏览:937    评论:0    

昨日在省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武钢总经理邓崎琳透露,武钢全员正在实施第三次创业,向世界500强发起冲击。

    1958年9月13,武钢一号高炉出铁。这是新中国投建的第一个钢铁厂,缓解国家钢铁缺口,称为武钢“
第一次创业

    1974
年,国家出资40多亿元,一米七轧机进入武钢,生产高性能冷轧板,改变国内无法自产优质板材历史,实现中国钢铁行业从数量型向品种质量型的演变,谓之武钢第二次创业

    
解读第三次创业,邓崎琳强调国际背景:当今国际金融危机横扫全球钢铁业,全行业大震荡。去年8月份后,我国钢铁业已陷入亏损潮,四季度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钢铁全行业亏损面达六成。无论是为应对危机,还是实现自我持续发展,武钢都必须推进第三次创业!”邓崎琳语气坚定。

    
据介绍,武钢的第三次创业包括两方面,一是实施战略重组,推进中西南战略,二是提升综合素质与整体竞争力。

    2006
年,武钢中西南战略浮出水面,实质化运作始于2005年初。武钢地处内陆,每年仅矿石运费就较沿海同行多数亿元,针对全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带来的资源浪费、无序竞争,武钢把目光牢牢盯住中西南,希望打开缺口。

    2006
12月,武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署《武钢与柳钢联合重组协议书》,共同出资设立武钢柳钢(集团)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迈出我国中部钢铁企业重组西部钢企第一步。

    “
中西部携手后,新公司作为业主在防城港新建千万吨级钢铁基地,仅矿石运输一项,就能节省40多亿元。

    
随后,武钢再出重拳,重组昆钢,借其邻近东南亚的区域市场优势,打开东南亚门户。

    
推进中西南战略,武钢规模明显扩张:过去4年,青山武钢本部投入400多亿元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年产能从800万吨飙升到1800万吨;鄂钢年产钢材在500万吨上下。算上柳钢与昆钢产量,目前武钢生产规模已达到3000万吨。防城港基地一旦投产,武钢量级又将跳涨至年产钢材5000万吨。

    
规模提升后,武钢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几大生产基地各具特色,武钢正迈向钢铁主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拥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实力的国际一流企业,有望跻身世界500强。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436 second(s), 9 queries, Memory 0.4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