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挖到真正的黑金了。”
受日趋明显的煤炭等能源紧张影响,湖南在2008年启动“打造西北能源基地、构建能源保障平台”战略,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有着诸多优势的湘煤自然地承担起开疆拓土的重任,此次在新疆探测到百亿吨储量煤层,标志湖南在能源保障战略方面跨出了坚实一步。
“困守省内是没有出路的。”湘煤集团副总裁李义成表示,湖南煤炭缺口很大,未来需要更多地跨区域控制开发资源来缓解危机。而事实上,此前湘煤已经将“省外挖煤”的触角伸向了贵州和云南。
“我们计划3年内上市。”覃道雄坦言,湘煤不仅要走好产业经营之路,还要在资本市场上有所作为,“而至于以后是借壳还是IPO,目前还不好说。”
湘军入疆
湖南是煤炭资源小省,煤炭年生产能力大约4500万吨,而每年需求量为6500万吨,每年得从河南、陕西等省进口2000万吨左右。巨大的缺口彰显着湖南电煤供需矛盾的加剧,特别是2008年冰灾期间,这个矛盾更是进一步凸显。
湖南煤炭工业局局长李联山回忆,2008年年初,正值冰灾之时,湖南几家电厂向贵州预订了160万吨煤,但直到3个季度后的9月份,才到货4万吨。
另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市场对企业规模化竞争力的考验加大。李联山介绍说,山西、陕西、江西等省市都成立了大型煤炭集团,目前全国3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有10家。而在能源趋紧的情况下,出现了大批以电力、钢铁企业为投资主体的特大型煤电联营、煤钢联营企业,外部煤炭企业市场遭到严重压缩。
有鉴于此,2006年6月,湖南省政府整合原涟邵矿业集团、资兴矿业集团、白沙煤电集团、长沙矿业集团、湘潭矿业集团和湖南辰溪煤矿六家省属煤矿企业,组建成立湘煤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8亿元,总资产60亿元。2008年9月,湖南省政府决定以湘煤集团为核心打造属于自己的能源保障主平台,鼓励湘煤集团 “出湘找煤”,并且出台了煤炭资源向湘煤集团集中,开发基金向湘煤集团倾斜等具体扶持政策。
此前,湘煤集团省外扩张已然展开。 2007年9月,湘煤集团与华菱涟钢集团、华银电力(600744.SH)、贵州能发电力燃料开发公司共同出资成立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开发贵州六盘水地区煤矿项目。湘煤集团占股51.06%,原计划建成500万吨生产能力的矿区,2008年后被重新调整,将目标确定为800万吨到1000万吨的矿区。
而这次新疆煤矿的发现,是为湖南煤炭进口打开一条更广阔的主渠道。
资料显示,新疆的煤炭储量在2万亿吨以上,依据湘煤集团2008年底与新疆签署的协议,湘煤集团将获得在吐鲁番、哈密等地200亿吨煤炭资源的开采权,在其目前控制的128平方公里煤炭勘探区内,估计可采煤炭储量在100亿吨以上,开采的煤炭资源将优先供应湖南。
按照规划,湘煤集团将在以上地区各投资100亿元,用5-8年时间建成年生产规模达5000万吨以上的矿区,并进行煤炭深加工。
“我们用200亿投资控制了200亿吨煤炭资源,而每吨煤利润空间在130元以上。”覃道雄细算了一笔账:随着新疆“一主两翼”的运煤专线获批,到 2011年,通过它可以实现3亿吨的年运煤能力。届时,湘煤集团新疆项目的年产能将在200万到300万吨之间,从新疆运回长沙,保守估计,每吨煤利润 130元。
上市路径迷局
能源布局已定,湘煤集团项目投入的巨额资金从何而来?
“我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授信、企业债券、上市募资三块。”覃道雄细分企业融资渠道。
在他看来,这三大融资渠道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也各有侧重。在2006年湘煤集团成立之时,银行授信贷款是主要融资渠道,当年度湘煤集团即从商业银行贷款20个亿。“以后会凭借资产规模优势争取提高银行授信额度,同时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广开融资渠道。”
“当然,要从产品经营上升到资本运营,最重要的是借力资本市场。”覃道雄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湘煤集团打算将旗下湖南白沙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白沙能源”)整合成为上市平台。
据了解,白沙能源是一家债转股公司,于
2006年,白沙煤电集团、涟邵矿业集团所持白沙能源股份划转到湘煤集团持有和管理,湘煤成为白沙能源控股股东,覃道雄担任白沙能源董事长。
然而,嗣后覃道雄的说法又有变化:将组建一家以上市为目的的湘煤股份公司,湘煤集团作为发起人占70%的股比,预计到时可融资7个亿。“我们的目标是到2011年,最迟2012年力争国务院特批上市,估算将融资30亿元。”
“湘煤集团可能会借壳华银电力,这将是湖南最大发电企业和最大煤炭公司的强强联合。”谈及湘煤集团上市路径,一位接近湘煤集团的人士给出了不同的版本。
按照他的说法,华银电力将以每股5元的价格,向湘煤集团定向增发5亿股股份购买其所有的新疆煤炭资产,以延伸华银电力的产业链条。
尽管华银电力证券部对于“湘煤借壳重组”的询问,予以否认,但多名关注华银电力人士均认为此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湘煤集团到新疆挖煤需要大量资金,上市融资愿望强烈,而湖南省国资委也一直在大力推动省内企业整合优质资产上市。”
耐人寻味的是,湘煤集团位于贵州六盘水地区的煤炭项目,正是与华银电力合资开发。而2006年华银电力股改时,控股股东大唐集团曾承诺在2007年起的三年内进行资产注入,但2007年和2008年都没有注入资产,2009年是大唐集团资产注入承诺的最后一年。
事实上,大唐集团旗下已经有大唐发电(601991.SH)、桂冠电力(600236.SH)和华银电力三家上市公司。相较于其它两家上市公司,华银电力业绩最差,而近两年,公司频频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外界也一直不乏重组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