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这是沁新公司全体员工的座右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开始,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孙宏原同志就提出“工作要有新举措,活动要有新特色”的要求。公司党委紧紧围绕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精神,严密部署,精心组织,坚持“六新”,突出特色,使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实现了活动和生产“两不误,两促进”,收到明显效果。
一是开展活动开辟新思路。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创新活动载体,创新活动方式,创新活动内容,突出自身特色,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公司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破除墨守陈规、循规蹈矩的思想桎梏,增强改革创新意识;破除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思想,增强敢为人先的争先创优意识;破除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的不良情绪,增强发展意识。调动公司上下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公司科学发展。
二是宣传舆论建立新平台。在宣传舆论工作中,既抓硬件,又抓软件,不仅利用悬挂条幅标语、编辑活动简报、编印报纸专版、开辟学习园地等传统形式进行宣传,还开辟了视频电视、电子邮箱、网站专题网页、手机短信群发等现代多媒体平台。做到了报纸有专版,电视有专栏,网站有专页,活动有专题。目前为止,悬挂标语15条,制作版面8块,发行报纸专版2期,印发简报6期,上报周报4期,电视新闻报道8次,电子邮箱收集意见建议120余条。
三是专题调研围绕新课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公司党委紧紧围绕“实现一个目标、抓住两个重点、贯穿三条主线、完成四大重点工程项目、调动五大积极因素”和“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如何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等八项调研课题。结合公司领导的分管工作,组成调研队伍,深入一线进行领题调研。通过专题调研,总结经验教训,广集员工智慧,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因素,切切实实解决各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是科学发展转向新模式。公司近年来以“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内涵为基础,大力发展和延伸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保与效益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新路子。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公司党委审时度势,重新认识,在巩固好现有产业的基础上,确定以沁北四矿技改扩建、300万吨选煤项目、煤层气综合利用发电项目、1.2亿块粉煤灰蒸压砖项目等重点建设为新的载体,着力壮大煤电材、煤电化新兴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升经济效益。通过积极参加与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实现产业集聚、项目集群,形成产业规模化和特色化的发展格局,把循环经济建成集团公司的主导经济。
五是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着力创新安全管理机制,构建大安全格局;提升化解风险、应对危机能力,建立健全企业的事故问责机制;进一步强化目标激励和过程控制,建立健全适应大集团发展要求的经营管理体系;强化技术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快项目建设,建立符合转型发展要求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健全企业文化和社区建设机制;完善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新机制。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将创新转化为新动力。
六是各项工作力推新举措。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两促进、两不误”,把生产经营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一是保安全、保稳定,夯实发展基础。二是抓市场、调结构,适应形势变化。三是引资金、控预算,畅通资金流转。四是控成本、挖潜力,打造成本优势。五是抢机遇、用政策,实现转型发展。六是抓党建、创环境,维护企业稳定。截止目前,公司原煤产量完成16.84万吨,精煤产量完成20.16万吨,焦炭产量完成10万吨,实现利税2442.95万元,在目前经济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上缴税费7464.83万元。为我县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