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煤炭供需两旺或将持续到月底

   日期:2011-01-27     浏览:266    评论:0    
核心提示: 进入元月份,沿海煤炭运输呈现供需两旺态势,煤炭供给、需求数量均在高位,具体表现在:三西煤炭企业供货充足、铁路调进数量高,拉煤船舶
    进入元月份,沿海煤炭运输呈现供需两旺态势,煤炭供给、需求数量均在高位,具体表现在:“三西”煤炭企业供货充足、铁路调进数量高,拉煤船舶增多、用户购煤欲望有所增强,港口周转加快、煤炭运量增加。由于煤炭产运需各环节均保持畅通,未遇到需求疲软、供货不足、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因此,下游电厂库存能够及时得到补充,沿海煤炭运输形成了供需两旺的态势。
    去年9-11月份电厂拉煤较多、备货充足,“透支”了12月份的用煤需求,造成12月份需求平淡。进入1月份,用户尤其华东地区电厂开始增派船舶补充库存,以确保存煤量能够保持一定水平。因此,下游电厂拉煤积极性有所恢复,到北方港口煤船有所增加,但客观环境与去年12月份已经有所不同,北方秦皇岛、唐山等港口出现罕见的风小、浪小、阳光明媚的晴好天气,1月1日至今基本未因天气原因进行封航。天气转好给港口装卸煤炭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各港充分发挥各自的运输优势和设备优势,科学调度指挥,合理安排场地、泊位,加快了煤炭周转。
    经过北煤南运这个主要环节:煤炭中转港口的努力装卸,煤炭运输大通道保持了畅通,也带动了上下游企业运转正常,使上下游企业共同受益。铁路方面,由于港口发运数量提高,车皮周转加快,大秦线严格按照港口提报的“接车菜单”进行装车,努力增加货源渠道和装车点,增开2万吨运煤大列,并提高对车、接车效率,使进车数量保持了高位。大秦铁路每日进秦皇岛、国投京唐、国投曹妃甸港运煤列车保持在11300车左右的高位,进车数环比12月份同期增加了18%,给各港口提供了良好的货源保障。下游需求方面,电厂增补库存和节前增加存煤的心态,促使到港拉煤煤船增多,但经过北方港口的努力装运后,有效压缩了待锚船舶数量,使北方各港待锚船舶数量上处于中位,既没有大量压船,也没有造成港口空泊,北方港口实现了满负荷运转,沿海煤炭运输 “红红火火”。
    截止目前,元月份秦皇岛港日均发运煤炭67.5万吨,环比增长13.5万吨;国投京唐和曹妃甸港日均发运煤炭保持在11.5和14万吨的中高位,1月20 日昼夜,国投京唐港日装船量达16.61万吨,创下开港以来日装船量最高。目前,三港压船数量也保持在中位,秦皇岛港锚地压船115艘,其中已办手续52 艘;国投京唐港锚地下锚船舶为18艘,其中10艘已办理装货手续,预报到港船舶为7艘;国投曹妃甸港压船10艘,预报5艘。
    由于元月份在电厂急于增补库存之即,出现了海上运输畅通的现象,沿海电厂存煤得到了及时可靠的供应和补充,因此,电厂库存在用煤量激增、日耗提高的情况下,没有出现存煤大幅下降的态势,而是呈现存煤量小幅缓慢下降态势。
    截至目前,各大电厂存煤情况变化数据显示,南方沿海三大地方电厂中的上电存煤43万吨,可用天数为8.7天,呈下降态势;浙能存煤185万吨,存煤可用天数15.8天,比一月初略有减少;粤电存煤117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为12天,存煤量与一月初相比变化不大。粤电存煤较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广东省距东南亚煤炭出口国距离较近,运输方便,煤炭可以得到及时的补充;而其他五大电力集团所辖沿海电厂存煤方面,除大唐电厂优质货源不足,造成存煤较少以外,其他国电、华能电厂存煤均在11天以上的安全位置,沿海大部分电厂存煤和可用天数均处于警戒线以上,未出现告急现象和缺煤限电情况。也正是因为煤炭供给充足、电煤补充及时,没出现紧张局面,才促使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和海运费保持平稳,没有出现上涨现象。
    而春节即将来临,大量沿海地区外贸加工型企业停产放假、工人陆续返乡过年,工业用电量减少、电厂日耗数量成倍降低将不可避免。由于那时煤炭消耗减少,而刚性运输仍在,补充的煤炭照拉不误,必然出现下游电厂库存高攀、存煤量达到饱和的情况发生。
    因此,考虑到春节即将来临,淡季即将到来等实际情况,煤炭抢购风不会形成,煤价上调和海运费上涨的动力不足,煤价和海运费将进一步走稳,在春节之前不会出现上涨现象。
    1月份还有一周时间,由于电厂在节前进行煤炭抢运和增补库存的意识仍然很强,因此,拉煤积极性不减。北方港口在船货双多的情况下,一定会抓住机遇多装快运,压缩车点船期,加快煤炭周转,保障用煤需求。主要港口将克服天气寒冷、出现少量冻煤和海冰等影响,科学组织运输。元月份,预计相关港口、铁路、航运企业的煤炭运量将创造历史同期新高。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48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4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