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提升办矿门的槛同时,积极推进大型矿井建设,进行产能扩张。由于政府大幅度提升办矿门槛,山西省内地方煤矿的复产条件由30万吨升高到90万吨,绝大多数煤矿被迫停产进行扩能改造,继续进行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外界预期的4月份小煤矿复产高潮并没有如期出现。
从山西煤炭工作会拿到的文件显示,山西在提升办矿门槛,对煤炭进行总量控制的同时,也在利用国家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大型矿井建设,两年内总投资高达1000多亿元。
目前,山西省内已经投产或建成试运行的煤矿有21家,总产能6520万吨;在建的大型现代化矿井26座,总规模为9630万吨/年;另有22座大型矿井正在做前期工作,总规模高达13360万吨,准备今明两年全部开工建设。
以上已建、在建和拟建矿井,合计产能近3亿吨,表明山西煤炭产业在限产的表象下,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产能扩张,为下一轮经济增长预热。在当前需求减缓的背景下,这些产能如果释放出来,无疑将加大市场下行压力。
“产能并不等于产量。已建产能何时释放,释放多少,由企业根据市场供需自行决定,并接受市场调节。”山西煤炭局侯文锦表示,政府只是调控总量以确保市场供需平衡,不会干预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