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钢矿业16亿建生产线 实现钒钛资源综合利用

   日期:2011-11-21     浏览:224    评论:0    
核心提示:  据重庆商报报道,重钢投资16.5亿元打造的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竖炉直还试验生产线)日前已经正式通过立项,今年年底一期年产50

 

 
 

   据重庆商报报道,重钢投资16.5亿元打造的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竖炉直还试验生产线)日前已经正式通过立项,今年年底一期年产50万吨DRI生产线将正式开建。据悉,该生产线将进一步提高炼铁过程中钒、钛等贵金属的利用率,减少废渣排放。

  公开资料显示,重钢所拥有的太和矿区与攀枝花、红格、白马并称“攀西四大钒钛磁铁矿”。根据2010年启动的国家新一轮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初步估算,太和矿区钒钛磁铁矿石远景储量超过30亿吨,其中铁86700万吨,钛氧化物37620万吨,钒氧化物660万吨,其它如镍、、钴合计约152万吨。而且,太和矿区钒钛及钴、镍、铜等贵重金属含量较其它矿区高,资源综合利用量大且回收条件优越。

  据了解,虽然经历了选矿流程,但是部分铁矿中仍然含有钒、钛等贵金属,在传统的程序里,这些金属的存在不仅影响铁矿品质,还会形成大量的炉渣。而该生产线则能实现富钛料、片钒提炼,再经过后续加工生产成为钛白粉、五氧化二钒等产品。据测算,试验生产线投产后,每年可增加17.84亿元的销售收入,产生利润2.65亿元。  然而由于钒钛难以提取,很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重钢矿业公司依照“依托资源、科技创新、综合利用”的发展理念,公司完成了全钒钛酸性氧化球团、表外矿利用、多金属回收等新项目开发;其全粒级钛铁矿浮选装置、护炉氧化球团矿及其生产工艺等技术获得多项国家专利,选钛工艺被推荐为同行业推广使用流程。除了每年多生产出8万吨的钛精矿,并为企业新增1.5亿元的年收入外,这项技术创新还减少了企业废渣的排放量,使自然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

  据介绍,钒和钛作为战略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保障,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等核心领域。随着国家对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求,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日益凸显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钒钛磁铁矿主要分布在四川攀西、河北承德和安徽马鞍山等地区。

  为解决制约我国钒钛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技术,提高我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总体技术水平,提升我国钒钛产业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2011年7月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该联盟由攀钢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共同发起,联合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知名钒钛企业、清华大学等9所着名高校和长沙矿冶研究院等4个实力研究所共18家单位携手组成。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13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4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