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经事件多发 2012大宗商品市场跌宕起伏
新华08网北京12月27日电(新华社经济分析师刘开雄赵晓辉)2012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欧债危机、美国量化宽松及“财政悬崖”、中国经济触底反弹、主要经济体领导层更迭等政治经济事件对全球金融市场都构成了持续性影响。
在经济复苏乏力,金融市场动荡的局面下,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出现了基本面乏力但资金面宽松的局面,在这样的矛盾中,市场起起伏伏,让众多分析师跌破眼镜,使得多家投行亏损严重。而当前,美国财政悬崖悬而未决,欧债危机仍有可能蔓延,中国经济再平衡任务艰巨,回顾2012年的全球期货市场或将有助于对2013年的市场提供经验。
2012:一图解释美欧政经大事
2012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走势颇为诡异,巴克莱新加坡研究总部副总裁程似锦用“出人意料”来形容全年的大宗商品市场,“主要还是宏观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图表一:美元及欧元走势(2011.1-2012.12)
——资料来源: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美国:量化宽松的狂欢节
2012年,美国金融业已经企稳,主要金融机构在经历了三年的痛苦挣扎之后,其去高杠杆化基本已完成,市场投资日渐活跃。但是,一方面,经济数据时好时坏,美国经济能否进入平稳复苏尚难确认;另一方面,进入美国大选年,各种政治性因素掺杂其中,使得市场就未来美国政策预期充满疑惑。
事实上,美联储在2012年9月和12月的两次量化宽松政策(QE3、QE4)并没有对美元走势构成太大影响,甚至是在美元已经走低的情况下执行量化宽松,可见美联储已经充分意识到量化宽松政策的目的是维持金融市场的问题,而并非要再继续增加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另一方面,美国财政告急,财政悬崖就在眼前,而且美国财政债务高企,财政政策已经难以发挥任何刺激作用,只能过度依赖货币政策,面对已经泛滥的流动,货币政策的作用有限。
美联储执行量化宽松政策是在最大限度上维持市场的流动性,维持市场投资环境和投资者信心。在工业复苏难有期待的情况下,没有外来资本支持的美国金融市场难以维持美国经济的现状。由于需求不旺,通胀压力小也为美联储进行量化宽松政策提供了比较好的国内经济环境。
欧元区:战战兢兢过日子
欧元区的日子可是过得战战兢兢。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币种,欧元和美元之间的博弈也充分体现出美国和欧洲之间的经济现实。尽管欧债危机让欧元区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由于美国率先执行了量化宽松政策以及受到国债增发问题的困扰,2011年美元持续走弱,并维持低位徘徊。
但是风云突起,由于希腊在2011年末就新一轮救助问题上迟迟不能达成协议,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主权评级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马上面临债务到期的高峰期,使得欧债问题再度成为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中心。欧元兑美元汇率持续下滑。
2012年2月-3月,希腊与相关机构达成救助协议,欧洲出台欧洲稳定机制取代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建立新的防火墙,防止欧债危机扩散。此时,欧债危机暂告一个段落,但是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表示,欧债危机仍没有完全结束,现在市场较为平静,但是未来两年需要确保这场危机不再重演。
然而,范龙佩的话音尚未落下,5月,希腊政府组阁再次失败,主权评级被降至垃圾级,西班牙第三大银行Bankia5月25日要求政府提供190亿欧元的援助资金,这一数字较政府较早时预计该行需要的最低援助金额高出一倍以上。随后,西班牙从欧元区获得千亿欧元银行业援助承诺,与此同时,继西班牙成为欧元区第四个寻求外部援助的成员国之后,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开始成为市场新的担忧。
整个夏季,欧元区从救助方案讨论演变成了是否要解散的大争论之中,甚至爱尔兰中央银行就是否添置印钞机进行了公开讨论。
9月14日欧元区财长会议。欧盟官员雷格林表示,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将继续支持爱尔兰、葡萄牙和希腊的项目,欧洲稳定机制(ESM)将于10月8日开始运营。随后,默克尔与新任法国总统奥朗格会晤,公开表态支持欧元区。欧洲市场又再度恢复了平稳。
但是,这样的平稳是否还会持续下去,是否向范龙佩所言,危机可能在未来两年内重现,仍是一个谜团。
2012:一图小窥全球流动性
图表二:美元与欧元国际市场流动性走势(2011.1-2012.12)
备注:LIBOR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中大多数浮动利率的基础利率,以银行从市场上筹集资金进行转贷的融资成本,Libor-OIS利差(Libor-OISSpread)主要反映的是全球银行体系的信贷压力,息差扩大被视为银行间拆借的意愿下滑。
——资料来源: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尽管美国在2012年的两次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元走势并未产生太多影响,但是从市场流动性上看,美联储的QE3、QE4正是市场最需要流动性支持的时候。
从上图可以看出,由于欧债危机,大量资本外逃到美元市场,在欧洲各国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欧元3个月LIBOR与OIS(隔夜指数掉期)的息差一度明显放大,欧洲市场的资金情况非常紧张。大量的美元需求也同步拉高美元3个月LIBOE与OIS的息差,这导致了全球市场的流动性趋于紧张。
这种情况可以解释为投资者更愿意持有现金资产而不愿意持有有价资产,因为全球金融市场过于动荡,市场投资者对未来的形势难以做出判断,这意味着金融市场流动性减少。
但是,进入2012年三季度后,随着美联储执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及欧债危机暂告一个段落,市场资本开始回流,无论是美元3个月LIBOR与OIS的息差,还是欧元3个月LIBOR与OIS的息差都出现了回调的局面。而且欧元的息差更为明显,这表明市场对欧洲稳定机制的启动比较有信心,因为制度性的防火墙更能让投资者放心,大量资本回流欧洲市场。
市场再次表现出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插曲: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
2012年一季度,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进口维持高位,这有力地拉动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走势。在美欧经济低迷深陷困境之中时,中国经济数据成为市场利多的焦点。
然而,大量进口库存压制了中国的再进口能力,国际出口不顺,国内下游需求疲软,中国经济要开始“着陆”了。在经历二季度快速回调的情况下,中国原材料进口大幅减少,这使得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在夏季也快速回落,国际市场开始担心中国经济能否顺利着陆的问题。
在三季度触底之后,中国经济在2012年四季度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如期出现触底反弹的势头。这打破了市场的担忧,同时也给国际市场注入了信心。
2012:大宗商品市场跌宕起伏
2012年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在各种突发的政治经济事件中显得“跌宕起伏”。
图表三:美国黄金期货价格走势(2011.1-2012.12)
——资料来源: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黄金是传统的避险工具。2012年黄金市场走势明显受到国际宏观环境的影响。一季度,因为欧债危机影响,美元走高,欧元走低,黄金价格也随之出现下滑态势,随着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美元维持高位运行,黄金在2012年夏天维持低位徘徊的态势。但是随着美国三季度开始执行量化宽松政策(QE3),欧洲稳定机制生效,市场流动性重新恢复到充裕水平,黄金冲高重新站在了年度的制高点。在美国大选结束和经济数据回暖的情况下,资本开始流入美国股市,使得黄金在四季度开始时出现回落。12月12日,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虽然短时间内刺激了黄金走高,但是财政悬崖在即,资本市场重回观望态势,黄金也相应回落。
图表四:北海布伦特原油的价格走势(2011.1-2012.12)
——资料来源: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原油市场的波动除了金融市场外,还受到了中东地缘政治的影响。尤其是在叙利亚危机越发深入的情况下,市场对于未来原油的需求和供给充满疑虑。但是在基本面上,原油的需求受到经济疲软的压制,加上市场流动性在2012年中期出现了短暂紧张,使得原油价格的走势并非完全在金融市场的左右范围之中。
图表五:标普高盛工业金属价格指数(2011.1-2012.12)
——资料来源: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工业金属主要是以铜铝锌锡镍为代表。在2012年的全球工业金属走势中能够明显感受到来自国际政治经济事件的重压。首先是2012年初,尽管欧债危机深重,美元维持上升的态势,但是来自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拉动着全球工业金属的涨势,并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进口需求大幅减弱,在美元走高的诱导下,全球工业金属价格全面下滑。在进入夏季之后,因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触底的迹象,欧债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使得市场对经济复苏充满失望情绪,工业金属维持低位盘整。
直到三季度,欧洲稳定机制启动,而此时中国的经济数据反映中国已经有了触底反弹的迹象,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加之美国推出了QE3,为市场重新提供流动性支持,工业金属出现了快速反弹。然而,正如程似锦所言,“工业金属上涨了15%,但是却没有基本面能够支持,因为中国受到一季度进口高库存的压制,消化库存仍需一段时间,而欧洲经济进入衰退,美国经济复苏乏力,这样的涨势维持不了多久。”
在短暂的兴奋之后,市场重归平静,工业金属再次下滑,尽管接近夏季低位水平,但是仍是有所提振。
图表六:标普高盛农业产品价格指数(2011.1-2012.12)
——资料来源: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农产品市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尽管也有宏观因素的影响,例如美元价格、国际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但气候因素仍是主要变量。由于今年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全球气候出现异常,尤其是在夏季出现大规模的反常天气,全球主要农产品产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侵袭,使得全球农产品供应情况不容乐观,这直接反映在了今年农产品价格走势上。市场在6月份出现了急速上涨的局面,并在丰收的秋季维持了高位。
2013年即将到来,然而2012年的“尾巴”却难以去掉。美国财政悬崖问题成为过去一个月里最让金融市场揪心的事情。而民主共和两党能否在最后的几天达成协议跨过悬崖将成为2013年全球金融市场的开年大事。
虽然市场普遍认为两党之间应该会有相关协议通过,但到底是“补丁式”的饮鸩止渴还是一劳永逸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普遍认为,可能将是一个妥协的中庸方案,这就意味着在2013年的前两个季度里,美国府院之间的政治斗争都将影响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