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财经媒体要闻早读
宏观调控主要目标轮廓明晰
(上海证券报)
即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明确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基于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判断,多位经济专家分析认为,2013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估计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大约确定在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
节后四大行信贷负增长5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春节过后,中国银行体系一度高歌猛进的信贷投放节奏突然来了个紧刹车。2月28日,来自国有大行的权威人士透露,进入2月第三周,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再度收紧信贷口子,当月新增贷款规模一周内被压缩掉近500亿规模,即截至2月25日,四大行新增贷款规模为2050亿元,较2月18日2500亿的新增规模做了大幅压缩。
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目标为4.6%
(人民日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日前表示,2013年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和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就业局势稳定。2012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完成原定目标900万人的140%,达到历年最高。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
商务部环保部规范海外投资环境风险
(第一财经日报)
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逐步增加,中企在海外面临的生态风险也越来越大。“在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过程中,中国企业普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能认真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但也有的企业对在境外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不足,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必要的指导。”2月28日,商务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时说。
“营改增”试点行业今年或在全国铺开
(第一财经日报)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昨天在京发布的《中国税收政策报告2012:税收与消费》称,当前是加大力度实施结构性减税的最佳时机,应以“营改增”为契机,逐步下降增值税税率。
货币金融
逾6000亿PE投资陷退出困局
(第一财经日报)
有投资机构表示,自2000年以来私募股权投资的9000多个项目中,仍有超过7500个项目未能实现退出,这些超过6000亿元的投资目前仿佛陷入一个巨大的迷宫,难以找到出路。
1月银行间债市发行量同比大增183%
(第一财经日报)
2013年开局首月尽管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但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量同比大幅增加。央行昨日公布《2013年1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2013年1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5214.6亿元,同比增加182.9%,较2012年12月减少14.3%。
国际经济
意大利乱局或致欧债危机再度恶化
(上海证券报)
意大利大选后形成的政治乱局,看似偶然,但从经济视角审视政治局势,这并非偶然,而是必然。欧洲货币一体化推进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效应,欧洲内部裂痕不断加深,意大利大选只是这一趋势特征的最新体现而已。所以,即便欧债危机得到阶段性缓解也不会轻易结束。
美国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0.1%
(新华网)
美国商务部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微增0.1%,表现略好于上月公布的萎缩0.1%的首次估测值。
欧元区1月份通胀率降至2%
(新华网)
欧盟统计局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欧元区按年率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为2%,低于去年12月份的2.2%。这是欧元区通胀率自2011年1月以来连续24个月高于欧洲央行为维持物价稳定所设定的2%的警戒线之后,首次回落至警戒线水平。
美财长提名获参议院批准
(中国证券报)
美国参议院27日下午以71票赞成26票反对,批准了奥巴马总统对雅各布·卢出任美国第76任财政部长的提名。卢随后表示,他的首要工作目标将包括修改企业和个人税法、削减医疗补助计划等。他还敦促美国国会避免启动规模850亿美元自动减支计划;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该计划即将于3月1日生效,他表示,这将损害美国经济。
黑田东彦入主日本央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最后关头,“黑马”黑田东彦力压武藤敏郎入主日本央行。“出身财务省的武藤自然更偏向于货币宽松政策。”一位要求匿名的日本经济领域高级官员告诉本报记者。武藤被花旗银行指认为是上任后最可能走宽松路线的央行行长。
财经评论
美国自动减支几成定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当地时间3月1日,奥巴马将与国会领导人举行会谈,但外界对此次会谈能够取得成果并不抱有期望。眼下的僵局早在2011年夏天埋下隐患,当时作为化解债务上限危机方案的一部分,自动减支计划在国会通过,奥巴马也在法案上签了字。
外汇局罕见警示:资本流出和本币贬值不可不防
(上海证券报)
宽松货币政策不能包治百病,发达经济体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并没有得到根治,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回升进程也可能反复。未来一旦风险再次积聚和爆发,新兴市场经济体又将被动承受资本流出和本币贬值的压力。对此,不可不察、不可不防。
德勤:中国企业内控建设持续完善
(中国证券报)
德勤中国近日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效果逐渐显现,内控机制持续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部分受访者认为实施内控的成本过高、仅仅为了满足监管要求、以及高管重视程度不够等。德勤中国企业风险管理服务合伙人谢安指出,根据调查,那些业务同质性强、信息化程度高、管控力度大的行业中,企业的内控水平较高、机制建设也较完善,如金融服务类、电信类等企业。煤炭类、房地产类等粗放型企业及新兴企业的内控机制较为缺失。
地方经济
210亿项目“花落” 上海临港加速“热”起来
(中国新闻网)
就在上海28日对外公布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行特殊政策”的30条配套政策之际,当天下午,46个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上海临港,总投资逾210亿元。项目主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以及城市功能和创新创业项目。
广东“老尾”后发赶超
(中国经济时报)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经济带的快速崛起,带给汕尾的却是不愿提起的尴尬:建市25年,有21年屈居“广东老尾”。2013年2月,新任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要求汕尾“更加主动融入珠三角,更加主动接受珠三角产业辐射带动”。
海南力推经营性国资整合重组
(上海证券报)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2013年海南省国资监管暨党建纪检工作会议获悉,海南国资委将推动全省范围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整合重组,继续做大做优做强一批骨干企业。
产业经济
未来数月或现楼市政策重要窗口期
(中国证券报)
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申了房地产紧缩调控政策,主要包括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增加供给、做好住房保障等五大政策措施。在我们看来,中央近期不会出台进一步的全国性紧缩措施,未来两三个月将是重要的政策窗口期。近期来看,区域性楼市调控的可能性更大。
2013年我国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跃居世界第一
(中国证券报)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8日发布《2013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13年全国新增装机8700万千瓦左右,其中火电4000万千瓦左右。预计201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12.3亿千瓦左右,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跃居世界第一,其中水电2.8亿千瓦、火电8.6亿千瓦、核电1478万千瓦、并网风电7500万千瓦、并网太阳能600万千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