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办矿机制:三提升一增强一优化

   日期:2010-09-02     浏览:1425    评论:0    
  朔州平鲁区龙矿大恒煤业有限公司是由原大恒煤业公司兼并白土窑等2座煤矿重组成立的新公司,据该公司负责人包政礼介绍,兼并后公司产能由45万吨提升到180万吨,新领导班子到位后,换证、补偿等工作正有序推进。谈及将来,他信心满怀,表示将按照"井下机械化、井上园区化、员工专业化、培训制度化、管理精细化、生活公寓化"的标准,全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从朔州市煤炭局了解到,兼并重组后,全市保留了67座煤矿,28家办矿主体企业,现有63座煤矿接管到位,接管率94%;按重组协议补偿到位的56座,补偿到位率83.6%;有16座煤矿改造建设工作到位;现有31座煤矿已建成综采工作面,预计年底还将建成10座左右;重组整合关闭矿井已关闭到位32座,有16座已移交国土部门。今年1-7月份,全市煤矿共生产原煤9170万吨,同比增加38%,百万吨死亡率一直保持为0,全市资源整合良效初显,实现了产业水平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资源回收率和循环利用率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办矿机制进一步优化"三提升一增强一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
 
  兼并重组伊始,朔州市就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划。围绕"保留矿井全部取消炮采、实现综采,全部建成90万吨以上规模的现代化矿井"的目标,制定出台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在确定兼并重组主体企业上国有、民营一视同仁,最终形成了国有、民营以及股份制并存的办矿格局。
 
  在具体操作中,朔州市坚持严格程序、阳光操作,制定方案集体研究,公开听取各方意见,同时坚持把煤焦领域反腐败斗争与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同步进行。在推进中,实行分级负责、市县领导包点、三方集体协商、市县两级部门联合办公等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协议签订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兼并重组后期,该市兼并重组由"企业协商为主"阶段转入"政府协调为主"阶段,重点协调解决部分矿主漫天要价、部分大集团寸步不让、企业双方在资产评估上互信不足的问题。该市召开了20多次的座谈协调会和一次矿井关闭推进会,耐心细致地做好有关利益方的沟通、引导工作。
 
  目前,该市此项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重点将针对大集团补偿不到位、换领新证等问题强化督促协调力度,加大矿井关闭力度,加强隐患排查,以确保兼并重组最后完胜。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08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4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