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量受制经济大环境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也发布的第一季度GDP同比增7.7%,同比下降0.4%,
经济下滑,带来的是用电量的下降,发电设备小时数的下降,也直接导致了发电量的下降。
但是从整体数据看,相比去年同期,高价煤导致的发电量下跌,今年的经济景气指数降低的影响要小的多,从公开数据看,很多一线电厂的发电量程上升趋势。
4月12日,国电电力发布业绩公告,其全资及控股各运行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379.95亿千瓦时,上网电量完成358.18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10.1%和10.49%。
京能内蒙古岱海发电公司,首季度机组利用小时数位居华北电网60万千瓦机组首位,发电量完成33.9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了5.35%,也是生产经营实现“开门红”。
中电投吉电股份下属四平热电公司,在一季度,1至3号机组完成发电量2.7569亿千瓦时,地处西南地区的大唐发耳发电公司则实现了累计完成发电量35.33亿千瓦时,完成计划电量的107.5%,比去年同期增长17.27%,大数据超额完成一季度发电任务,全年计划的29.90%
在电网内部,火电企业也是迎来了首季的利好效应,地处新疆的拜城发电厂,累计完成发电量2.74亿千瓦时,完成年计划的37.05%,同比增长27.75%。
可以看到,多家电厂在今年的第一季度都实现了电量的大幅度增长。
细观各项经济指标,不难看出,每一个电厂良好业绩的支撑都不外乎于在在燃料价格下降的基础上,电量数值上的保证,所谓的既开源又节流,达到双赢。
虽然很多一线电厂都实现了首季开门的良好业绩,但是采访中,记者发现没有“红”的企业也不再少数。
“电网给的负荷太少,公司下的任务老高。”一位内蒙古地区的特大型电厂相关人员对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表示,“我们第一季度没红了,源于经济不景气。”“以江苏为例,第一季度整个省的用电量是负增长,所以,对于所在地区的火电厂,发电量下降十几个百分点都很正常”,处于江浙地区一位电厂相关人员表示。
“今年的发电小时数同比去年肯定是降低的。”西南区域一家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对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说,在他看来,主要原因是“经济大环境不是很好,另外就是省内的装机还在增加,摊薄了设备利用小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