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为“气候遗产”最后一搏
每每问起美国学者,“您能给我讲讲美国的气候战略吗?”十有八九,对方要么语焉不详,要么用很美国式的方法巧妙地回答:“嗯,这是个好问题!”美国学者语塞的背后,的确存在着一个事实:相较中国的“气候战略”——至少每五年的国家规划以及每年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美国没有气候战略,更没有所谓的系统的气候政策。
2013年6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乔治城大学演讲,发表了关于“气候行动计划”的演讲。终于,很多人可以松一口气了:瞧,至少我们有了一份总统行动计划。随后,白宫总统办公室发布了这份洋洋洒洒二十几页的《美国总统气候行动计划》,详细阐述了奥巴马即将在其第二任期采取的一揽子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
总结来看,这份行动计划要点有三:实施新的减排措施减少美国碳排放;帮助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天气破坏;领导国际社会、动员(尤其主要新兴经济体)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解决方案。
此行动计划一出,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掀起了热议。美国煤炭行业哀嚎“这是对煤炭的宣战”;保守的共和党议员谴责这是在“压制美国本在逐渐复苏的经济”;环保组织者们有人欢呼,有人继续指责这份行动计划“为时已晚,且不够雄心勃勃”。
的确,只要对照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时提出的气候计划:2050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碳减排80%,如今,“在2020年相对2005年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7%”的目标显然不够雄心勃勃;若再提及气候立法问题,此份“气候行动计划”压根未提立法之事,所有新的举措都将通过总统的行政权力加以实施,这样看,这份行动计划似乎更显得有些“隔靴搔痒”。
结合美国国内的政治现实,笔者仍然记得在2012年底的总统选举中,奥巴马在总统辩论以及各种公开场合曾经小心翼翼地避开“气候变化”四字,避之唯恐不及,走到今天,奥巴马提出一揽子“气候变化行动计划”,至少,也可算“勇气可嘉”。因此,在下任何结论之前,不妨仔细看看奥巴马这份行动计划,字里行间,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措施。
这份计划的一个关键亮点,也就是直戳美国国内煤炭产业痛处的措施,就是奥巴马提出:要求美国环保局短期内完成对新建以及现存发电厂碳排放标准的制定。事实上,早在2012年4月,奥巴马政府就对新发电厂的碳排放设置了排放标准,这个提议的重点在于对“美国现存发电厂”的排放标准限制,这也是近一年来奥巴马政府与国会博弈,以及美国环保组织为之努力的焦点。
之所以说设置对“现存发电厂”排放标准限制的措施更为有意义,原因在于美国页岩气产量的大幅增长,使得煤炭完全丧失了价格优势,在美国未来5年新规划的电厂中,以煤炭为燃料的比重大幅下滑,而天然气为燃料的电厂占到了主导地位。
从排放上来说,燃气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燃煤电厂的一半,因此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4月出台的对于“新建电厂”的减排标准,事实上对于美国的二氧化碳减排并没有太多的贡献。主要矛头指向目前仍然在运行的煤电厂,以2011年的数据为例,这些电厂的排放占到了美国总排放的26%,是最大的排放源。
于是,何时对于现存煤电厂出台减排限制一直是美国环保界关注的焦点,这一问题也成为续任的奥巴马政府与议会博弈的筹码,但由于共和党派的强硬反对,这一举措一直悬而未决。此次,在行动计划中重点强调了这一限排举措,不能不说显示了奥巴马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