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月底,国内原料市场跌势趋缓,部分超跌品种小幅反弹。在钢材产量再创新高、进口原料数量减少、国内原料厂家开工率降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市场悲观情绪略有改善,成交量有所增多。截至当周四,主要品种价格走势具体表现为:国产矿小幅波动,进口矿继续反弹;焦炭、煤炭稳中有降;废钢涨跌互现;生铁整体下跌,方坯稳中小涨;特种合金小幅下跌,普通合金平稳运行。
铁矿石市场平稳运行
当周国内铁矿市场基本平稳,除个别地区继续小幅走低外,其余地区已实现止跌。受进口矿持续上行影响,国内市场进一步得到支撑,钢厂压价力度有所减小,市场报价多数平稳,但由于与进口矿价格差距尚小,国产矿需求提升暂时仍不明显。进口矿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短期有望继续向好。后市来看,一方面,进口矿价格上行或促使部分钢厂加大国产矿配比,国产矿需求有望逐步改善;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多地矿山停产,供给提升空间有限,短期供给情况难有明显变动。预计近期国内市场以底部盘整为主,后市有望朝着缓慢震荡上行的走势发展,价格波动幅度有限。
进口铁矿市场小幅走高。当周进口矿市场较前一周有起色,或受螺纹钢期货价格带动,远期现货和招标价格一路上扬,贸易商报价纷纷拉高,随后现货市场跟随上涨,市场成交逐步增多,部分商家开始出现惜售行为。当周末,市场各方热度略有冷却,涨势有所放缓。从当周市场拉涨热情和成交提升情况来看,后期市场有继续向好趋势。截至目前,61.5%PB粉外盘报价94美元/吨,涨5美元/吨;63.5%印粉外盘报价(CFR)为95美元/吨,涨5美元/吨。
进口矿港口库存大幅降低。截至6月27日,全国主要港口库存11105万吨,减少110万吨。其中,澳矿5234万吨,减少59万吨;巴矿2081万吨,减少7万吨;印矿188万吨,减少19万吨。河北省港口库存2579万吨,增加29万吨。其中,京唐港874万吨,增加17万吨;曹妃甸港1614万吨,减少60万吨;秦皇岛港45万吨,减少3万吨。
国际干散货海运指数跌幅增大。海岬型船运费先扬后抑,受需求放缓影响继续小幅走弱;巴拿马型船由于煤炭、谷物运输需求一般,则同样表现为运力过剩;超灵便型船受镍矿需求提升支撑,跌势有所减弱。6月27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报收于831点,较前一周末跌73点;西澳和巴西至青岛港铁矿石航线运价分别为7.768美元/吨和21.664美元/吨,较前一周跌0.218美元/吨和跌0.831美元/吨。
焦炭市场稳中有降
当周,国内焦炭市场稳中有降。华北市场整体下跌。其中,山西地区一级冶金焦(A<12.5%,CSR>60)车板价下跌20元/吨至960元~980元/吨,二级冶金焦出厂价下跌10元~20元/吨至840元~860元/吨;河北唐山地区一级冶金焦出厂价下跌20元/吨至1110元/吨,二级冶金焦出厂价为1060元/吨,部分钢厂采购价下调20元/吨左右。东北市场黑龙江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价下跌20元/吨至910元/吨。华东市场暂时稳定,江苏、山东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价保持1020元~1050元/吨,山东和苏北钢厂库存情况较好,福建钢厂采购积极性有所减弱,部分厂家已向焦化企业提出降价。中西部市场保持稳定,河南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价在1060元/吨左右,云南地区三级冶金焦出厂价1570元/吨,贵州地区三级冶金焦出厂价保持1330元/吨。当周国内市场炼焦煤价格稳中趋跌,河北、山西地区主焦煤出厂价保持940元~950元/吨,内蒙古地区主焦煤出厂价保持670元/吨,煤炭企业库存普遍有所上升。随着近日神华集团、山西焦煤集团相继降价或出台优惠政策,加之进口炼焦煤价格持续下跌,7月份煤炭和焦炭降价的可能性较大。不过,考虑到1月~5月份我国焦炭产量负增长,焦化企业普遍亏损且库存偏低,价格下跌空间相对有限。预计后期国内市场焦炭价格以小幅调整为主。
废钢市场弱势运行
当周废钢市场弱势运行,小幅下降,华东、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分别有重点钢企下调废钢采购价格,其他各重点钢企持稳观望。
重点钢企废钢平均采购价格和前一周相比略有小幅下降,重型废钢下降8元/吨,中型废钢下降4元/吨,统料废钢下降9元/吨。炼钢生铁平均采购价格与前一周相比下降9元/吨。
当周由于铁矿石原料价格持续下跌,废钢市场被迫继续处于下行通道。部分主流钢企下调废钢采购价,如本溪、抚顺、苏钢、西钢、三钢闽光、太钢、包钢先后下调20元~70元/吨。近期废钢经销商市场信心不足,出货不积极,钢企到货量偏低。重点钢企由于成品钢材销售不理想,资金周转困难,有进一步压缩占用资金的趋势。预计短期内废钢需求不会有大的改观,废钢市场依旧处于小幅震荡调整的状态。
生铁价格弱势持稳
当周国内生铁市场价格弱势持稳,市场成交一般。原材料进口矿市场当周小幅上扬,焦炭价格临近周末有所下行,下游市场亦未有好转,对生铁市场支撑力度不足。炼钢生铁市场依旧低迷,由于下游钢材市场不见起色,部分钢厂严格控制采购,导致部分停炉铁厂推迟了复工计划。河北武安地区生铁市场依然弱势整理,随着周边地区价格回落影响,贸易商询价有所下降。山西生铁价格弱势稳定,但大多数中小铁厂由于资金以及成交不足等问题,加大优惠幅度以价换量,造成整体市场出现波动。综合整体市场走势来看,目前原材料价格继续下行、终端制造业需求持续不振,造成市场出现上下挤压的情况。短期来看,生铁市场跌势依旧,价格仍将继续处于震荡下跌过程。
钢坯价格维持平稳
当周国内钢坯市场价格较为平稳,成交依旧不温不火,市场谨慎操作,后期压力仍存。从目前形势看,临近季度末,银行仍在加大力度回收钢贸圈内的资金,这导致钢厂资金压力明显。同时,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以及国家对钢铁、水泥等行业的打压,使得绝大多数厂商对后市信心不足。另外,高温多雨天气以至,钢材需求恐难有实质性增加。唐山地区钢坯价格筑底回升,在试探性上涨之后,市场成交较弱,上涨困难。当周原材料价格逐渐上涨,尤其铁矿石期货连续几天拉涨,带动外矿港口现货价格上调,部分厂家适度抬高售价。另外下游成材需求尚可,也支撑了坯价的上扬。但碍于政策面无明显利好,且现货厂商多持观望态度,实际成交暂无明显放量,因此钢坯现货报价上行乏力。临近当周末,部分仓储钢坯出库量为零。这也表明了市场需求并未有实质性好转,为后期转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综合来看,目前原材料价格继续下行,终端制造业需求持续不振,造成市场出现上下挤压的情况。同时,高温多雨天气逐渐增多,钢材需求难有实质性增加,因此后期钢坯市场价格存在回落风险。
铁合金市场局部下跌
当周国内钼铁市场价格小幅下跌,东北产钼铁(Mo60)出厂价下跌1000元/吨至96000元/吨左右,钢厂新一轮采购价以降为主。东北产钒铁(V50)出厂价在80000元/吨左右,钒氮合金(VN16)出厂价在119500元/吨左右,下游需求难释放,厂家出货较差。镍铁市场跌势难止,华东地区高镍铁(Ni:10%~15%)出厂价下跌25元/镍至1310元/镍左右,下游压价心态依旧严重,镍铁工厂供货意愿偏弱。钨铁(W70)出厂价为185000元/吨,市场有下跌趋势。普通合金方面,硅铁市场保持稳定,西北地区72#硅铁出厂价在5550元~5600元/吨,华北重点钢厂7月份采购量小幅增加。锰系合金平稳运行,西南产硅锰(FeMn68Si18)出厂价为6400元/吨左右,西北产硅锰(FeMn68Si18)出厂价在6300元/吨左右,高碳锰铁(65#)出厂价在5600元/吨左右,中碳锰铁(78C2.0)出厂价为8300元/吨左右,西南地区现货不多。铬系合金保持稳定,西南地区高碳铬铁出厂价为6500元/吨(50基价),钢厂库存量较大,市场观望氛围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