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正悄然推后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时间表

   日期:2014-08-08     浏览:132    评论:0    
核心提示:此前,中国央行就提出争取在2015年前实现基本可兑换。然而,对于这项任务,从来都没有更为具体的目标日期了。近期,中国央行也少有提及。
 此前,中国央行就提出争取在2015年前“实现基本可兑换”。然而,对于这项任务,从来都没有更为具体的目标日期了。近期,中国央行也少有提及。

出于“动作太快可能招致风险”的担忧,中国央行可能正在悄悄地推后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时间表。

路透社引述决策圈内幕人士表示,中国正在悄悄地推后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时间表。当局担心,过快地取消资本管制,可能引起具破坏力的投机性资金流动,增加经济转型的难度。

此前,中国央行就提出争取在2015年前“实现基本可兑换”。然而,对于这项任务,从来都没有更为具体的目标日期了。近期,中国央行也少有提及。分析师称,现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目标时间可能会推迟到2020年。这也是政府去年11月制订的改革计划所暗示的截止期限。

据路透社引述一位央行前研究员表示:

目前首要的事情是要遏止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推进国内改革--比如完善财政体制以控制债务水平、整顿银行和国有大型企业。

开放资本账户将是最后一项改革。我们必须首先改善国内金融市场和完善法律体系。

以前其它新兴市场受到投机者的冲击,就是因为那个原因。

一旦资本账户开放的动作太大太快,很容易招致各种风险。热钱涌入、人民币套利等现象一直存在,在今年3月人民币贬值走势之前,一直有单向升值预期,由此引发的长期套利行为,正是央行和政府都不愿意看到的。

投机者从海外借入廉价资金,然后将资金转入中国以享受该国偏高利率带来的好处,之后,这些资金将被汇回国外。

目前,虽然人民币已经实现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但资本项目仍受到严格管制。中国的贸易目前有近五分之一都是用人民币结算,与2009年相比增长不到1%。当时,国际化被视为是企业降低汇率风险的一个办法,也意在挑战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

此类套利交易在2013年初最为猖狂,部分企业通过伪造出口发票的方式将资金转入中国内地,造成出口数据的虚高。

转眼,中国严打出口贸易造假已经过去一年了,时隔一年,虚假出口、诈骗退税的现象仍然存在。中国的贸易数据是否能反映真实情况仍然是一个谜。

此前华尔街见闻网站曾介绍,如今中国方面的出口数据和外国方面从中国进口的数据出现了很大的偏差,这或许意味着中国的贸易数据仍然存在虚假成分: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