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交易日大跌近200基点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近日走势不一。本周一,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1420,较上个发布日的6.1387贬值33个基点。昨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1390,较11月24日升值30个基点。
在人民币中间价总体持平的背景下,人民币在即期市场上却连续走弱。11月24日是央行意外宣布降息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一改往日坚挺,出现直线下跌。盘中汇价接连走跌,跌破6.13关口,临近尾盘时汇价再次贬值并跌破6.14关口。截至周一收盘时,人民币即期汇率报6.1417,较上周五大跌168个基点,创下自9月30日以来的两个月最大单日跌幅,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周二,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格虽然小幅上行了30个基点,但在外汇市场的表现依然趋弱。昨日美元指数振荡上行,交投于88.15附近,亚洲时段内除日元上涨外,其他非美货币兑美元普遍走低。
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开盘报6.1431,贬值14个基点,并全天围绕在6.14关口附近徘徊,直至尾盘时快速回调。截止昨日收盘,人民币即期汇率报6.1432,贬值15个基点,再创近两个月新低。
主要受到央行意外降息影响
一国有大行外汇分析师刘新亮昨日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日人民币的连续暴跌,主要是受到央行意外降息的影响,同时月末购汇需求通常偏多,对人民币短期走势也有影响。
“此前中国经济相对稳定以及人民币资产的高收益,吸引了大量热钱流入。降息虽然有利于缓解国内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等问题,但由于市场预期央行可能将步入宽松周期,降息降准的一系列举措将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廉价的人民币,因此终结了自今年6月份以来人民币保持的上升态势。”刘新亮这样表示。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对此也表示,降息使得投资人民币的利差收入有所减少,可能降低外资进入中国市场购买人民币,或以人民币储蓄留在境内的兴趣,因而出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一些下调也是自然的。
今年下半年,非美货币中,仅有人民币兑美元没有贬值。在人民币近日走弱的同时,对于各国货币竞争性贬值的担忧情绪再起。自日本央行10月底意外推出新刺激政策以来,日元已累计下跌约7%,投资者也正在减持韩元、新加坡元等其他亚洲货币。在此背景下,部分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的升值空间明显收窄,在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可能会出现一轮短期贬值。
分析
人民币汇率总体仍会保持坚挺
虽然部分投资者担心降息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冲击,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可能性不大,人民币汇率只会出现温和的回调,总体上仍会保持坚挺。
刘新亮告诉信息时报记者,汇率本质虽然与热钱流动有关,但更与本国的经济和出口状况有明显关系。央行此次降息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本质上是有利于人民币坚挺的。再加上人民币汇率现在已经比较接近均衡水平,短期有波动是正常的,但也不会因此构成人民币汇率长期下行的压力。“从中间价总体稳定、波动幅度较小来看,未来一段时期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的概率较大。”
招商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也表示,不可低估央行稳定汇率的能力,不可简单预测降息一定带来人民币汇率走弱。由于中国目前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因此人民币持续贬值的情况不会出现,甚至不排除进一步升值的可能。
不可否认的是,此次降息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确实有所缓解。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在亚洲地区的货币中,人民币、印度卢比和菲律宾比索的表现在明年上半年有望坚挺,不过人民币对美元在明年下半年的贬值压力可能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