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4205亿 同比增8.3%

   日期:2015-07-23     浏览:129    评论:0    
核心提示:一、市场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基本平稳。前6个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较一季度
 一、市场运行情况

今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基本平稳。前6个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其中,月度增速已连续2个月回升,6月份增长10.6%,较5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商务部对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监测显示,1-6月销售额同比增长4.6%,比1-5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上半年消费市场主要特点:

一是新兴业态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实物商品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3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达到9.7%,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对社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7%。另据商务部监测,1-6月,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网上销售增长39.1%,比上年同期加快9.2个百分点,其中,京东、当当网、苏宁易购、国美在线四家网店销售额同比增长46.1%。购物中心销售额增长11.7%,较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分别快5.1、8和11.3个百分点。

二是大众化餐饮、基本生活用品消费稳中加快。大众化餐饮消费成为市场主流,1-6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5%,增幅较上年同期加快1.4个百分点,其中限下餐饮企业收入增长13.5%,高出限上7.2个百分点。据商务部监测,东来顺、眉州东坡、聚德华天等重点餐饮企业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9.5%,高于全国限上企业增幅。1-6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日用品类、食品类、衣着类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12.7%、12.4%和10.7%,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2.4、1.1和0.7个百分点。

三是通讯器材类商品持续热销。随着4G通信网络进一步普及,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增长37.6%,已连续7个月月度增速高于30%。小米、华为、联想等国产品牌智能手机上半年销量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四是文体娱乐、保值类商品需求趋旺。文化休闲、体育健康消费需求的提升带动文体娱乐类商品和服务消费不断增长。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监测中,文化类、体育娱乐类商品1-6月销售额分别增长10.7%和6.9%,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7.2和4.0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48.8%。全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年同期快10.6个百分点。

五是住行类商品销售继续好转。随着以智能家电为热点的家居家装更新换代需求不断提升,前6个月限上单位零售类值中,家电、建材、家具销售额分别增长10.7%、17.4%和16.5%,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2.8、2.6和1.6个百分点。汽车和石油类商品销售额企稳回升,6月当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石油类商品增速较上月分别回升0.9和2.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前6个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倍。

六是消费价格低位运行。1-6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与1-5月持平。其中6月份上涨1.4%,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6月份同比下降0.4%,其中,羊肉、水果、鸡蛋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3.0%、5.9%和4.0%,蔬菜、猪肉和鸡肉分别上涨3.8%、3.4%和3.2%。

二、对外贸易情况

据海关初步统计,2015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11.5万亿元,同比(下同)下降6.9%。其中,出口6.57万亿元,增长0.9%;进口4.96万亿元,下降15.5%;顺差1.61万亿元,增长1.5倍。按美元计,全国进出口18808亿美元,下降6.9%。其中,出口10720亿美元,增长1%;进口8088亿美元,下降15.5%;顺差2632亿美元,增长1.5倍。上半年外贸运行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是出口降幅有所收窄,进口受价格下降影响较大。上半年我国出口增速回落,其中3-5月连续负增长,但降幅逐月收窄,6月份转为正增长,增速为2.1%。从全球范围看,我国出口形势好于主要经济体,国际市场份额有明显提升。进口呈持续下滑态势,上半年进口商品平均价格下降10.9%,拉低进口增速10.3个百分点,但6月份进口降幅已明显收窄。

二是中美贸易增长较快,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比重上升。在美国经济稳步向好的带动下,对美国进出口增长4%,其中出口增长9.3%,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5个百分点。对日本和欧盟进出口分别下降10.6%和6.8%。市场开拓取得新成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自贸伙伴(不含港澳台地区)占我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上升约0.4个和1.2个百分点。自南非、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等资源富集国家进口分别下降41.6%、28.9%、26.1%和23.9%,合计拉低整体进口增速3.7个百分点。

三是一般贸易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加工贸易持续负增长。一般贸易进出口63774亿元,下降6.3%,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5.1%,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比重连续两年提高。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长6.3%,拉动整体出口增长3.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35757亿元,下降8.6%,已连续四个月负增长。其他贸易进出口15785亿元,下降5.3%。

四是机电产品出口好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机电产品出口37827亿元,增长3%,拉动整体出口增速1.7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的57.6%,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3404亿元,增长0.7%。部分大宗商品进口数量保持增长,但价格降幅较大,其中,铜矿砂、液化石油气、原油、成品油和大豆进口量分别增长11.6%、10.4%、7.5%、3.3%和2.8%,进口价格分别下跌14.9%、24.5%、45.8%、37.5%和24.1%,这五种商品因价格下跌合计拉低整体进口增速7.6个百分点。

五是民营企业引领出口增长,国有和外资企业持续低迷。民营企业进出口41406亿元,下降5.8%,其中出口增长6.8%,拉动全国出口增长2.8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19709亿元,外资企业进出口54201亿元,分别下降14%和4.8%。

六是区域发展更趋协调,中西部地区对出口拉动作用增强。中部地区进出口8501亿元,增长0.3%,西部地区进出口8715亿元,下降6.2%,速度分别高于东部地区7.8个和1.3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合计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4.9%,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中、西部地区出口分别增长7.3%和3.5%,对全国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9.5%和34.5%。东部地区进出口98100亿元,下降7.5%,其中出口增长0.1%、进口下降15.6%。

三、吸收外资情况

2015年1-6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914家,同比增长8.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05.2亿元人民币(折684.1亿美元),同比增长8.3%。(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6月当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332家,同比增长4.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5.7亿元人民币(折145.8亿美元),同比增长0.7%。戴姆勒、三星和住友电气等知名跨国企业继续追加对华投资。

(一)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1-6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34.3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创新高,达63.5%;其中,金融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业实际使用外资增幅显著,同比分别增长426.7%、46.2%、和109.4%。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8.2亿美元,同比下降7.9%,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1.2%。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08.6亿美元,同比下降8.4%,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0.5%;其中,通讯系统设备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等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迅速,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31.6%、71.9%和23.6%。

(二)主要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稳定。1-6月,实际投入外资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省、日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门)合计投入642.9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同比增长8.1%。其中,香港、澳门对内地投资及法国对华投资分别为506.9亿美元、5.4亿美元和6.6亿美元,同比增幅较高,分别为15.6%、56.2%和46.9%;同期,欧盟28国对华投资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3.7%;日本对华投资20.1亿美元,同比下降16.3%;美国对华投资10.9亿美元,同比下降37.6%。

(三)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1-6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86.1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6.7亿美元,同比下降7.3%;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41.4亿美元,同比下降10.8%。

(四)外资并购交易金额和占比大幅提高。1-6月,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41家,合同外资金额144.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1.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2%、182.1%和336.5%。并购在全国实际使用外资中所占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8%上升到19.3%。

四、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1-6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7个国家/地区的401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投资3432亿元人民币(折合560亿美元注),同比增长29.2%,其中股权和债务工具投资2917.2亿元人民币(折合476亿美元),占85%;收益再投资514.8亿元人民币(折合84亿美元),占15%。截至6月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7359亿美元)。

1-6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上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有32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7个,分别为中国香港、开曼群岛、美国、新加坡、荷兰、英属维尔京群岛和澳大利亚。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70.5亿美元,同比增长22.2%,投资主要流向新加坡、印尼、老挝、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泰国等。

1-6月,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437.9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8.2%。对东盟、香港和美国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速分别高达92.9%、71.8%和30.1%;对欧盟投资实现1.9%的小幅增长;对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的投资则分别下降39.1%和25%。

对外承包工程。1-6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4139.3亿元人民币(折合675.4亿美元),同比增长9.7%,新签合同额5311.7亿元人民币(折合866.7亿美元),同比增长6.9%;其中6月当月完成营业额159.1亿美元,同比增长8.4%,当月新签合同额190.9亿美元,同比下降31%。

6月份,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64个(上年同期79个,减少15个),合计159.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8.2亿美元),占当月新签合同总额的83.6%;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35个,同比减少7个。1-6月,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13个(上年同期302个,增加11个),合计696.9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0.4%。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187个,同比增加19个。

1-6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0个国家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1401个,新签合同额375.5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3.3%,同比增长16.7%;完成营业额29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4%,同比增长5.4%。

对外劳务合作。今年1-6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6.4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0.9万人,同比增长3.5%;其中承包工程项下13.5万人,劳务合作项下12.9万人。6月当月,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2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0.3万人。6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01.5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7.9万人。

截至6月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累计派出各类人员774万人。

五、服务外包情况

2015年上半年,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547.9亿美元,同比增长4.9%,执行金额408亿美元,同比增长9.7%。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342.7亿美元,同比下降2%;执行金额269.6亿美元,同比增长6.4%。

一是中西部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由于企业经营成本快速上涨、人才向二三线城市回流,服务外包产业开始加速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上半年,我国中西部省份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金额65.1亿美元,同比增长53.2%。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6.9亿美元,同比增长24%。

二是服务外包产业就业规模稳步扩大。上半年,我国服务外包新增从业人员48.2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32.9万人,占新增就业人数的68.2%。截至2015年6月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从业人员655.6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437.6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66.8%。

三是服务外包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我国承接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离岸业务执行金额分别为131.1亿美元、38亿美元和100.5亿美元,占比分别为48.6%、14.1%和37.3%。尽管我国离岸服务外包整体增速趋缓,但工业设计、工程设计、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外包等知识流程外包业务仍保持较快增长,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