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二论当前经济形势:不能自乱阵脚再搞强刺激

   日期:2016-07-27     浏览:49    评论:0    
核心提示:7月26日,新华社发表题为《直面困难 应对挑战——当前经济形势系列述评之二》的文章,再论中国当前经济形势。文章指出,面对下行

7月26日,新华社发表题为《直面困难 应对挑战——当前经济形势系列述评之二》的文章,再论中国当前经济形势。

文章指出,面对下行压力我们要稳住宏观政策,不能自乱阵脚再搞强刺激;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在去产能问题上,不能因为部分产品价格的一时回暖就动摇决心;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增强发展信心,深化国企、金融和财税改革。

文章评论称,面对下行压力我们要稳住宏观政策,不能自乱阵脚再搞强刺激,否则功亏一篑、后患无穷。

面对困难和挑战,要坚定信心,稳住宏观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问题,是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需要理性面对。新旧发展动力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旧的动力确实在衰减,但新的动力成长势头在加快,要有信心。特别是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

文章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在去产能问题上,不能因为部分产品价格的一时回暖就动摇决心。“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刻,要加速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加快强化新的发展动力。要有力、有度、有效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同时,把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要素资源,逐步从旧动能中退出,积极向新动能聚集。要通过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此外,文章提到三个“深化”: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要深化金融改革,让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实体经济减税清费,为结构调整提供支撑。

面对困难和挑战,要抓住根本,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增强发展信心。历史一再证明,改革释放的活力、激发的信心,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奇迹的根源。越是在转型关口,越是要用好这“关键一招”。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一个又一个专项改革方案已经出台,人们对重大改革举措的落地充满期待。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要深化金融改革,让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实体经济减税清费,为结构调整提供支撑。

新华社连续两天发文评论中国经济形势。昨日(7月25日),新华社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当前中国经济的述评:《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基本面——当前经济形势系列述评之一》。文章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对国内外多重困难挑战,中国政府稳定宏观政策取向、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速保持在6.7%,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符合预期,发展新常态的特征也更加明显。

然而,文章指出,尽管上半年“成绩单”可圈可点,但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走势仍然分化,调整的阵痛还在持续,新经济、新动能发展势头良好但在规模上还难以与传统动能等量齐观。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跑好“下半场”,首先要正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对此我们既要有忧患意识,又要有战略眼光,特别是要注意超越短期的、局部的表面现象。

文章援引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称,从中长期看,中国现代化进程仍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没有完成,消费结构正处在升级的关键阶段,加上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庞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等等一系列基本面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有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条件。

同时,文章强调,经济增长潜力不会自动变成现实的经济增长,展望下半年,全球经济仍将受困于低速增长,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宏观调控的两难和多难问题或将有所增加。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50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4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