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国内钢市综述

   日期:2008-09-03     浏览:1432    评论:0    

 一、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长高位平稳适度回落,但目前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大。二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依然较多。三是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四是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国家统计发布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报告显示,我国7月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为114.7,与上月持平,仍处于“绿灯区”。其中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6个指标处于“绿灯区”,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海关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价格4项指标亮起 “黄灯”。

    1、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强劲

    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2160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9404亿元,增长20.9%;房地产开发投资15884亿元,增长30.9%

    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1045亿元,同比增长37.5%;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4398亿元,增长10.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1265亿元,增长33.5%;铁路运输业投资1054亿元,增长35.8%;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投资2242亿元,增长46.7%;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986亿元,增长31.6%;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246亿元,增长40.5%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三大产业投资分别增长69.5%26.6%26.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同比加快32.0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4亿美元,增长45.6%,比上年同期加快33.4个百分点;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196亿元,同比增长33.5%。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22.6%,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达到19.3%,在GDP中的比重达到10.1%,分别比2007年全年平均的21.5%18.4%10.05%,分别高出了1.10.90.5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经济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依赖,达到了从未有过的程度。

    目前来看,受下半年全球经济将继续放缓预期的影响,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在近期出现了持续大跌,有利于缓解各种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预期。但这种调整预计很难持续,过去低成本时代将不复存在。预计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大幅回落难以出现,对投资平稳增长影响较大。

    2、工业生产增速继续回落

由于出口减速及成本上升开始压缩企业利润,奥运期间关停相关工厂亦削减了工业生产,7月我国工业生产增速回落至年后的新低,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长14.7%,累计增长16.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长12.2%,累计增长13.5%;重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长15.7%,累计增长17.2%

    从主要行业看,纺织业增长10.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5.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3.9%,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6.5%

    从主要产品看,原煤、原油和发电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0.9%5.0%8.1%;生铁增长4.9%;汽车增长13.2%

    分地区看,1-7月,江苏、广东、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6.3%12%13.4%,比去年同期降低3.65.54.9个百分点,广东、浙江工业生产增速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1%);而同期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保持平稳,多数省份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徽、湖北、陕西、青海等地区工业生产较去年同期还有所加快。

    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45443亿元,同比增长16.3%,增幅比去年低5.6个百分点。

    3CPI逐步回落 PPI继续冲高

    1)通胀压力降低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6.3%1-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同比上涨7.7%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表示,最近三个月我国CPI持续下降,说明我国宏观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效,估计下半年CPI还会有一个下降空间,但下降多少取决于国际能源和原料价格的涨幅以及成本上升趋势能否稳定。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陈中涛认为,“总的来说,下半年物价压力要比上半年小。”首先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得力,从年初的“双防”到目前的“一保一控”,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任务的政策。其次,影响价格上涨的新因素在减少。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引起的输入性通胀已经有所降温。目前原油价格已从147美元/桶的高位回落到113美元/桶左右。最后世界范围内经济环境也在变化,包括国际经济的整体减速和国内经济增速的平稳回落,从而导致国内市场需求从今年5月以来一直持续回落。

    2PPI继续冲高

    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4%

    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1.7%。其中,采掘工业上涨34.1%,原料工业上涨14.3%,加工工业上涨7.7%,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6%

    交行研究部预测,近期油电价格调整及灾后重建对物价的影响将继续释放,下月PPI增幅可能超过10%。但翘尾因素下降和食品价格回落将主导后期CPI继续回落,全年CPI增幅将在6.5%7.0%

    今年5月以来,CPI连续回落了3个月,而PPI却连续上涨了3个月,二者之间的剪刀差也越拉越大。由于PPI的高值会在一段时间之内向CPI传导,随着CPI的逐月回落和PPI的逐月高企,后期相互影响将可能逐渐增加。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PPICPI的上游产品,存在着向下游传导的压力。但现在因为下游产品中有很多都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很难提高,互相间打价格战。这部分成本要靠企业自己吸收,企业或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管理成本等措施来吸收,或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的方式来吸收。所以PPI虽然有传导的压力,但是现在由于体制的问题,至少是不会完全传导的。”

    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对此持有不同观点,他认为“8月份的CPI可能会回落一些,但9月和10月后还会涨上来。影响CPI走势的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食品价格的推动,二是PPI会不会传导。食品的核心是粮食,粮食的价格现在并没有下降。而现在的PPI已经高出CPI很多了,肯定是要往下传导的,一般来说传导的时间大概是45个月。这两个因素是推动今后CPI走高的关键因素。”

    4、货币供应量保持平稳

    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4.64万亿元,同比增长16.35%,增幅比上年末低0.39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1.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3.96%,增幅比上年末低7.09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2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1-7月份净投放现金312亿元,同比多投放58亿元。

    7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0.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4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58%,增幅比上年末低1.52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46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818亿元,同比多增1504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490亿元,同比少增61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1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75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3328亿元,同比多增211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85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59亿元;票据融资增加766亿元。1-7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8343亿元,同比多增605亿元。7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2747亿美元,同比增长45.03%,当月外汇各项贷款减少6亿美元,同比多减少48亿美元(去年同期增加42亿美元)。

    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19.6%7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5.53万亿元,同比增长18.7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4.37万亿元,同比增长19.6%,比上月末高0.75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682亿元,同比多增3097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存款增加2465亿元,同比多增2556亿元(去年同期减少91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减少55亿元,同比少减7亿元;财政存款增加1848亿元,同比少增341亿元。1-7月份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54331亿元,同比多增18871亿元。7月末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694亿美元,同比增加4.37%,当月外汇各项存款增加56亿美元,同比多增100亿美元(去年同期减少44亿美元)。

5、进出口大幅反弹 顺差下降

    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480.7亿美元,同比增长29.8%。其中出口1366.8亿美元,增长26.9%1-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4821.1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其中出口8029.1亿美元,增长22.6%7月当月我国实现贸易顺差约为252.8亿美元,净减少约9亿美元。1-7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为1237.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6%,净减少131亿美元。

    7个月中国对欧盟出口1650.4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对美国出口1403.9亿美元,增长9.9%;对日本出口654.8亿美元,增长15.9%

    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前7个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4642.2亿美元,增长25.7%,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7.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1912.6亿美元,增长24.6%;机械及设备出口1526.2亿美元,增长23.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34.2亿美元,增长22.5%。摩根大通在最新报告中则指出,机电产品出口的明显增加是7月份数据超出预料的重要原因。

    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呈现放缓迹象。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624.9亿美元,增长3.4%,比去年同期回落19.6个百分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378.7亿美元,增长24.4%,加快11.9个百分点;鞋类出口165.5亿美元,增长14.2%,回落4.3个百分点;塑料制品出口83.3亿美元,下降1%,回落14个百分点。

6、税收增速同比大幅下滑

    今年7月份,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323.25亿元,同比增长13.3%,增收643.75亿元,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9.3个百分点,比今年上半年回落19.7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1496.3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4.2%,增速同比回落了38.7个百分点,比1-6月的累计增速回落了45.7个百分点。

    这是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税收增速同比大幅度下滑。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速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企业效益增速大幅回落。因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等原因,今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同时,新税法将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3%统一下调到25%,税收的减缩效应得以显现。

    税收增速回落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便是股市的低迷。今年的证券市场显然已经走过了牛市的风光,股市的成交量显著下降。财政部数据显示,7月份证券交易印花税税收比去年同期下降71.8%,同比减收126.7亿元。考虑到下半年的经济形势还很严峻,预计政府的税收增速下滑趋势可能还将持续。

    二、月内重点关注

    1、国务院发布反垄断法的首个配套规定《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

    这个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本月3日签署的规定,确立了以经营者营业额为申报标准。

  根据《规定》,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规定》分两项规定了需要申报的经营者集中的标准: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

  经营者集中达到上述两项标准中一项的,即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根据目前的国务院部门分工,该项工作由商务部负责,规定同时明确,应申报而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务院第一次对国内的区域发展提出规划性要求。

    长三角经济规模占全国经济的22%左右,而珠三角则为10%。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上海、江苏、浙江和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合作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长三角地区在高起点上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会议指出,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会议要求长三角地区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提至十项工作的首位。

    十项重点工作中,《指导意见》中的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提法,无疑承建了之前有关专家提出的长三角共建“四个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经济中心)的建议,从而增强长三角地区对全球的辐射能力、扩张能力,在全国的地区发展中形成表率作用。

    《指导意见》的通过,意味着提了10多年的‘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长三角区域研究专家、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教授认为,随着《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区域的发展,纾解以浙江为代表的长三角经济在目前宏观形势下的发展难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长三角联合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陈维表示,以此来看,长三角的发展定位,已由之前的“全球制造业中心”转为以服务业发展体系为主。

    3、国家能源局挂牌

    国家能源局8日正式挂牌,标志着这个备受瞩目的能源行业政府管理机构进入正常运转阶段。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三定”方案,国家能源局共设综合、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司九个司,编制112人。

    国家能源局当务之急的工作,是确保近两个月的能源供应,保奥运保民生。从长远来看,国家能源局要做的是调整能源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制定能源法规和政策,推动能源重大工程合理布局,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等,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国家能源局具体职责包括:拟订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提出相关体制改革建议;实施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的管理;管理国家石油储备;提出发展新能源和能源行业节能的政策措施;开展能源国际合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表示,国家能源局挂牌是一种象征和标志,也突显了一种使命和责任。国家能源局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需求和能源安全的重大任务,要以这次挂牌为契机,为国家的能源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827,央行、银监会联合出台《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禁止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给开发商买地。土地储备贷款采取抵押方式的,贷款抵押率最高不得超过抵押物评估价值的70%,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2年。

    中国指数研究院总经理陈晟认为,目前房地产信贷市场出现一些漏洞和问题,政策出台是对各大商业银行房产信贷的紧急调控。是政府减少在房地产损失,规避银行风险的紧急调控。

该政策出台,对全国各地房企的影响很大,以后在城市分布比较广泛房地产企业融资机会相对大一些,而单个项目融资的房地产企业以后融资会越来越难。该政策出台,使得房地产企业融资门槛越来越高,以后不管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房地产的中小企业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并购和转让,而且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三、后期政策展望:

进入八月份以来,我国财政、货币两大宏观经济政策在继续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均出现一些新调整,包括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调增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上调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率,人民币汇率续10个交易日走低;对外发布并实施新的外汇管理条例…… 近期的新动作正顺应了我国宏观调控任务的变化,说明了我国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已由上半年的“防过热、防通胀”转为“一保一控”,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显示中央宏观调控进一步完善,这将有效保障中国经济发展后劲,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

    对于奥运会后经济走向,由于北京的人口和GDP在全国分别只占1.4%3.7%左右,其他协办城市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也比较有限,对于规模宏大的中国经济而言,北京“奥运经济”变量对全局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基本不会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的“大变量”。奥运过后也中国不乏新的投资热点,如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投资规模3000亿元左右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以及2200亿元的京沪高速铁路、总投资5000亿元的南水北调工程,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等等,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坚定看好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仍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而且经济发展将更为健康。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