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份,我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4488.64万吨、4197.52万吨和5101.0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5%、4.9%和7%。7月份我国进口钢材144万吨,同增长3.6%;1-7月累计进口972万吨,同比下降3.6%。7月份我国出口钢材721万吨,同比增加127万吨,增长21.38%;1-7月累计出口3415万吨,同比下降14%。7月钢材净出口577万吨,同比增加122万吨,增长26.8%。本月国内钢市除大型材跌幅相对较小外,其余品种钢均出现大幅暴跌,其中跌势最为明显的建筑钢材市场,部分市场高线跌幅达到900-1000元(每吨、下同),冷热轧及中板市场跌幅也在500-700元之间,小型材跌幅在200-350元之间,其余品种如低合金、船板、容器板以及管材、涂镀等价格也均出现大幅下滑,市场整体表现十分疲软,经销商在需求不足、库存压力大、预期心态恐慌的格局下,大幅低价抛售的操作致使主流行情出现连续大幅下挫,不过到月末部分地区冷热轧、建材价格的止跌反弹,也让市场看到了一线希望。具体情况如下:
线材、螺纹钢:8月份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大幅暴跌,截止月末,据钢材信息网监控的全国主要直辖市、省会城市中,Φ6.5mm高线平均价格为4998.7元,较上月下降723元;Φ18-25mm螺纹钢平均价格为5008.3元,较上月下降449.1元。从市场表现情况来看,随着各地气温的回升以及奥运会的影响,建材市场表现依然十分疲软,同时在各主导钢厂继续轮番大幅下调出厂价格的情况下,市场跟进回落的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在市场进多出少的局势下,经销商恐慌性抛售的操作比比皆是。截止月末,上海Φ6.5mm高线价格在4810元,沪宝、银丰Φ16/18螺纹4800元,海鑫同规格4850元;南京4930元和4980元;北京市场对应线螺价格在5220元和5300元;天津5050元和5200元;广州市场5100元和5060元;武汉市场4900元和4940元;成都市场均在4920元,重庆市场均在4900元。基本面上,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2160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5884亿元,增长30.9%。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截止到7月底,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238455个,同比增加20606个;新开工项目144467个,同比增加12368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6742亿元,同比下降2.9%。从产能来看,7月份钢筋产量为779.67万吨,同比下降9.5%,日均生产钢筋25.15万吨,环比下降7.41%;盘条产能为716.38万吨,同比增长2%,日均产能23.11万吨,环比下降10.57%。展望后市,随着奥运会的结束以及各地天气的逐渐好转,下游市场需求无疑将得到释放,而对于“金九银十”的传统需求旺季,建筑钢材市场有望逐渐好转,同时从月末杭州、合肥、兰州等市场止跌反弹也可以看出,市场拉涨的积极性正在增强,因此后期而言,预计建筑钢材市场继续下滑的态势将会有所收敛,同时部分市场不排除止跌反弹的可能。
冷热卷板:8月份国内冷热卷板市场跌势明显加大,其中冷轧市场跌幅相对较高。截止月末,据意达钢材信息网监控的全国主要直辖市、省会城市中,1.0mm冷板平均价格为6461.7元,较上月下降652.6元;2.75mm热卷平均价格为5596.5元,较上月下降573.9元。具体而言,上海、杭州、南京、京津、沈阳、广州、武汉、西安以及云贵川等主要市场,冷、热轧价格跌幅多在600-800元之间。现上海市场本钢、鞍钢2.75mm热卷价格在5850-5900元,5.5mm热卷价格在5000-5030元,鞍钢、本钢和武钢1.0mm冷板主流报价在6200-6300元,北京市场同规格冷热价格在6700元5500元,天津市场6450元和5100元,沈阳市场6750元和5350元,广州6300元和5130元,武汉6180元和5180元,西安6500元和5080元,重庆6600元和5200元,昆明6550元和5000元。整体而言,各主导市场的不断破位下行对整体市场造成很大的下行压力,下游市场持续观望与经销商急于出货低价套现的操作形成极大反差,越想出货越出不了货的现状,使得市场进入恶性循环,同时远期电子合约价格的屡创新低,给现货市场预期心态也带来较大的利空影响。7月份国内冷轧薄板及冷轧薄宽带产量为144.45万吨和156.12万吨,同比增长10.5%和7.5%,日均产量为4.66万吨和5.04万吨,环比下降20.08%和1.63%;热轧薄板和热轧薄宽钢带产量为67.72万吨和175.63万吨,同比增长24%和26.3%,日均产量分别为2.19万吨和5.67万吨,环比增长13.84%和下降10.09%。后期而言,虽月末部分市场冷热轧涨势呈现出“昙花一现”,但毕竟它反映出市场拉涨的情绪依然较高,因此后期市场也不排除其再度释放的可能。与此同时,宝钢10月份政策虽稳中有所下调,但出厂家个远高于市场价格的格局仍未变化,后期其余钢厂如鞍、本、武钢以及沙钢等新一期价格也即将发布,各主导钢厂的政策导向也势必将对市场形成明显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关注。
中厚板:8月国内中厚板市场大幅下跌,截止月末,意达钢材信息网监控的全国主要直辖市、省会城市中20mm中板平均价格为5856.8元,较上月下降651.1元。其中华东、华北以及西部地区跌势相对突出,跌幅普遍在600-800元之间,中部地区广州、柳州市场也有630-700元的回调,具体来看,上海市场马钢等厂14-18mm中板价格在5900元左右,20mm中板普遍紧缺,价格在5930元,春冶、飞达二线资源5450-5500元;南京市场马钢、南钢同规格中板5600元,西城、兆顺5400-5430元;北京市场天钢、文丰5750元,敬业5700元;天津天钢、邯钢5450元;太原市场临钢14-20mm中板价格均在5390元、文丰同规格与之持平;沈阳市场天钢同规格5600元;广州韶钢6000元,柳钢、新钢5850元;武汉安钢6000元,文丰5580-5600元;重庆市场重钢位居6050元的相对高位,天钢、酒钢、临钢等均在5930-5950元。7月份国内中板产量为305.49万吨,同比增长17%,日均产量为9.85万吨,环比下降3.3%;中厚宽钢带产量为670.71万吨,同比增长24.7%,日均产量为21.64万吨,日均环比下降7.2%。整体而言,在经过近期的大幅下调之后,到月末市场各方面继续大幅压价销售的意愿开始明显弱化,而从产能释放来看,在各钢厂继续以轧制品种板为主的同时,对普板的市场投放在继续减少,因此后期市场仍有随大盘逐渐复苏的基础。
型材:8月国内型材市场跌幅进一步有所加深,其中受建筑钢材大幅下行的影响,中小型材价格下滑幅度明显有所放大,同时大型材在迟迟出货困难的格局下,也开始有所高位调整,再加之各钢厂出厂价格的让步,市场看跌心态突出。截止月末,意达钢材信息网监控的全国主要直辖市、省会城市中,25#工字钢平均价格为5766.1元,较上月下降174.8元;25#槽钢平均价格为5579.6元,较上月下降251.7元。基本面上,7月份国内中小型型钢产量为259.06万吨,同比增长2.9%,日均产量为8.36万吨,环比下降18.92%;大型材产量为81.97万吨,同比下降4.7%,日均产量为2.64万吨,环比下降1.64%
基本面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3%,这是今年以来CPI涨幅连续第三个月走低,通胀压力稍缓。
国务院27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提交的报告指出,下半年将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胀放在突出位置。要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强化跨境资本流动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另外,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会上表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4%,增幅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
一份投行报告披露的数千亿元经济刺激方案引起轩然大波,经多方求证,一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官员表示,现在确实在考虑这样的政策,目的就是缓一缓紧缩政策,防止经济下滑。“虽然通过非正式途径流出了部分数据,但并不影响高层研究这一方案”。方案涉及的金额大约是3700亿元,其中包括2200亿元新增支出和1500亿元的减税计划。
摩根大通27日发布报告称,中国的货币政策将会逐渐向刺激经济增长转变,到今年年底,中国存款准备金率将会下调0.5个百分点,到2009年还将会有4次下调。而如果美国大幅加息,我国央行明年也可能会有两次加息举动。同时近日其发布一项研究报告认为,奥运会后中国经济放缓的可能性不大。
随着7月份钢材的超量出口,我国钢材所有享受退税产品全部归零的可能性较高。如果关税调整的话,钢材产品中,受影响最大的品种是合金棒线材。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国内外钢价差仍在拉大,因此即便取消相关产品的出口退税,也很难产生明显的政策效力。
按照《责任书》的工作要求,重庆市对12家小钢厂关闭工作目前正稳步推进。截止8月20日,已经关停7家小钢铁厂,淘汰钢产能200万吨。余下还有5户企业未关闭,目前重钢正在制订重组方案,确保全市关停和淘汰炼铁能力40万吨、炼钢能力365万吨。另外河北省将在淘汰2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和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基础上,将全面加快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的淘汰步伐。
综合而言,从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受淡季高温、暴雨以及“热带风暴”、奥运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月国内钢市表现十分疲软和清淡,有效需求的进一步萎缩,致使原本就出货困难的市场跌声不断,低价销售成为共识,特别是在资金回笼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经销商预期心态表现恐慌,但价格的迅速下挫对终端用户的刺激依然非常有限,下游市场大有尽管其变的架势,同时在相关行业如制造、家电、房产、汽车等均表现出不景气的情况下,对处于上游的钢材用量自然也会受到抑制,另外,各主导钢厂特别是建筑钢材厂商出厂价格的连续大幅下调,给市场也带来了较大的利空导向影响,市场回落之势一发而不可收拾,预期缺乏信心和库存压力又需要释放,均对近期国内钢市形成不利,不过在各品种钢主流价格大幅下挫的同时,到月末冷热轧以及部分市场的建筑钢材的止跌反弹,也不难看出市场抗跌意识正在增强,毕竟8月份一个月的跌幅就基本已消化掉上半年涨幅的三分之二,前期大幅上涨的泡沫也以基本挤掉。后期而言,考虑到“金九银十”的季节市场需求将逐渐复苏,同时部分钢厂如宝钢政策也相对看好四季度的行情,加之市场各方面在大跌之后拉涨的要求也会越发明显,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后期市场并不缺乏跌后反弹的契机。